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容易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现在工作难找,似乎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了。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时常从各种渠道看到招工难这样的消息。
综合起来看,应该这么说才比较合适:不是工作难找,而是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容易。

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容易


什么样的工作能让人满意呢?大概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但是,我认真想了想,想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不是现在不容易,任何时候都很难吧。
我毕业的时候,还包分配,原则是哪里来哪里去。
可是,我从农村考出来,当然是想进城的,当年的城乡差别比现在可大多了。
分配中有多少弯弯绕,我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学生自然不知道详情,只能惶惶不安地等待命运的安排,命运把你抛到哪里,你就得在哪里落地生根。
这种把自己的一辈子拱手交出去的感觉,应该比现在找份工作更难受吧,毕竟,现在年轻人多少还有点选择余地,最不济,干着干着不满意了还可以一走了之。我们当时,大多数人就是一辈子。
那年代还没有扩招,大学生还比较稀缺,但分配工作的煎熬,至今想起来还忍不住哆嗦。
不少同学都分回自己的家乡了。我们上的是师大嘛,有人回老家就回到了母校,和自己的老师成了同事。如果能选择,我是不愿意和自己的老师做同事的,彼此都尴尬。
谢天谢地,我留在城里了。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我的老家就在西安边边上(现在已经成为西安一个区了),二是城里需要的教师超过了有西安户口的学生,我算是沾光了吧。
那我是不是对自己的工作就很满意了?完全不是。
等我去学校报到时,不对,是在去学校的路上,我的心就拔凉拔凉的。
狭窄的马路;路两边是低矮的平房,房子一看就是自建的,高低宽窄都不一样;路边是公用的水管,旁边挤满了洗菜的洗衣服的……这哪里像城市了?这还不如我农村老家的街道和房子呢。
进了校园,不说跟气派的师大比,就是跟我初中、高中的母校比,也比不上啊,面积太小,破破烂烂……这就是我要呆一辈子的地方?
回头想想,当年这份工作带来的心理落差,说是从珠穆朗玛峰落到了马里亚纳海沟,大概也不过分。
当年没有网络,一上班就要带班带课,全靠自己摸索,走过的弯路不计其数。现在的年轻人,即使身边没人可以请教,还可以上网自学啊,比我们当初要幸福多了。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个道理也体现在分配工作上了。
那些分回老家的同学,为了改变命运,很多都一咬牙一跺脚背水一战,考研的考研,辞职的辞职,下海的下海。这在当年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后来,他们发展得都挺好。
我的工作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蹉跎也就一辈子了。
唯一欣慰的是,当年脏乱差的周边环境早改观了,现在学校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一角,环境无可挑剔。
如果让我说,我觉得我们当年分配的工作,可比现在年轻人找工作的满意度更低。拥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在任何时候都很难。
这就是我们前后好几代年轻人共同的命运。
宋运辉是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东去》的主人公。他天资聪颖,却因出身不好忍受着众人的疏离与政治上的歧视,但是他把握住了1978年恢复高考的机会,上了大学,分配了工作。
宋运辉从技术员干起,一步一步上升,做到了厂长、集团董事长。
他大学生的身份在当时绝对极其稀缺,但他的工作是从一家国营企业的技术员开始的。技术员跟工人不一样,但也下车间,要在机器轰鸣的车间干活,要三班倒,要一身油污……如今的年轻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工作吗?
现在不少人有一个错觉,总觉得以前的工作好找,包分配更好,其实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呢?
结论应该是这样的:
好工作从来都是稀缺资源,任何时候都很不容易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