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饭桌,过去的饭桌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这桌饭很讲究,百分百表现出请客者的诚意。
有白酒,有红酒,有几种不同的饮料,还有主人自带的茶叶——饭店的招待茶太凑合了,主人看不上。
坐定后,主人招呼服务员泡茶、倒酒。
服务员的动作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她先把茶包撕开,倒进一个白瓷茶壶里,冲进开水泡着;接着熟练地打开红酒的软木塞,倒进漂亮的醒酒器里,醒着;最后打开白酒,倒进分酒器里,再给每个人面前的小酒杯里倒满——不喝也要倒,这是诚意;待会儿可以让给别人,自己喝红酒。
服务员继续给大家倒饮料。征求意见后,每个人面前的杯子里,就有了或白或红或褐的饮料。
茶水泡好了,不等招呼,服务员就过来给我们倒上了茶水。
到菜上桌时,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了一杯白酒,一杯红酒,一杯饮料,一杯茶。
看着服务员这一系列动作,我怎么有似曾相识之感呢?
小时候,逢年过节也是要请客吃饭的。
客人未到,大人就反复叮嘱小孩子要有眼色。客人一进门,就要叫人,就要搬凳子,就要赶紧去倒茶,别像根木头桩子似的杵着。
这就是说,大人把上边这些活儿交给小孩子完成了。
估摸客人快到了,小孩就要先泡上茶。
没什么好茶叶,不是茶叶沫子,就是大片大片的叶子茶,都不值钱。泡茶也不讲究,就是捏一撮放在茶壶里,倒进滚烫的开水,盖上盖子,等着。
图片
那时候,每家都有一个白瓷茶壶,一般也派不上用场。平时也没什么人有喝茶的习惯,大人小孩都喝水,都用粗瓷大碗,倒进白开水凉得也快,喝起来也解渴。茶壶也就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能派上用场。
客人到了,赶紧叫一声叔啊伯啊婶啊姨的,搬个小凳子放在客人屁股下边,然后就忙忙活活去倒茶。双手捧着一碗茶,小心递过去,就算完成了第一波接待任务。
是的,起初喝茶也用碗,后来讲究的人家才换上了漂亮的玻璃杯。
回头想来,这么多年了,茶壶似乎没有什么进化,跟过去的茶壶大同小异,连材质都一模一样。
我这里说的是平常人家用的普通的白瓷茶壶,现在饭店里边用的也是这种。
到吃饭时候了。
四四方方的小饭桌上,总少不了一个白瓷酒壶,和一个小小的白瓷酒杯。这酒壶的作用,大体相当于现在饭桌上晶莹剔透的玻璃分酒器。
图片
白瓷酒壶的样子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小花瓶:壶身细高,瓶颈收紧,上边是喇叭口,看起来也是有曲线有腰身的。一桌再配一个平底白瓷小酒杯,能盛二两白酒。
主人就得招呼客人喝酒。把酒从壶里倒进酒杯,双手递给客人,客人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主人再倒酒,再招呼下一个客人。
如今想来,唯一受人诟病的是一桌人用同一个酒杯,这也太不讲卫生了。
酒壶和酒杯的进化似乎比较快,那种白瓷酒壶和白瓷酒杯,现在已经绝迹了吧,反正我已经多少年没有再见过了。
男女是分桌而坐的。我猜应该不是什么男尊女卑,而是男女喝不到一块的缘故。
女人一般是不喝白酒的,那时也没听说过红酒,但每家每户都自己做甜酒,女人们就喝甜酒。一人一碗,喝完再倒。
那甜酒酿好了真是好喝,有点像现在的黄桂稠酒。做成功的甜酒,不放糖精也很甜;做失败的甜酒,不甜还算不上大毛病,搞不好会发酸。
幸运的是奶奶是酿甜酒的高手,我家的甜酒远近有名。
当然,也有男人不喝白酒,非要凑到女人这一桌来;也有女人敢喝白酒,就去男人那一桌凑热闹。
这也跟现在的饭桌相似:不喝白酒的,可以喝红酒;红酒也不喝的,那就喝饮料,甜酒略等于现在的饮料。
有白酒,有红酒,有几种不同的饮料,还有主人自带的茶叶——饭店的招待茶太凑合了,主人看不上。
坐定后,主人招呼服务员泡茶、倒酒。
服务员的动作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她先把茶包撕开,倒进一个白瓷茶壶里,冲进开水泡着;接着熟练地打开红酒的软木塞,倒进漂亮的醒酒器里,醒着;最后打开白酒,倒进分酒器里,再给每个人面前的小酒杯里倒满——不喝也要倒,这是诚意;待会儿可以让给别人,自己喝红酒。
服务员继续给大家倒饮料。征求意见后,每个人面前的杯子里,就有了或白或红或褐的饮料。
茶水泡好了,不等招呼,服务员就过来给我们倒上了茶水。
到菜上桌时,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了一杯白酒,一杯红酒,一杯饮料,一杯茶。
看着服务员这一系列动作,我怎么有似曾相识之感呢?
小时候,逢年过节也是要请客吃饭的。
客人未到,大人就反复叮嘱小孩子要有眼色。客人一进门,就要叫人,就要搬凳子,就要赶紧去倒茶,别像根木头桩子似的杵着。
这就是说,大人把上边这些活儿交给小孩子完成了。
估摸客人快到了,小孩就要先泡上茶。
没什么好茶叶,不是茶叶沫子,就是大片大片的叶子茶,都不值钱。泡茶也不讲究,就是捏一撮放在茶壶里,倒进滚烫的开水,盖上盖子,等着。
图片
那时候,每家都有一个白瓷茶壶,一般也派不上用场。平时也没什么人有喝茶的习惯,大人小孩都喝水,都用粗瓷大碗,倒进白开水凉得也快,喝起来也解渴。茶壶也就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能派上用场。
客人到了,赶紧叫一声叔啊伯啊婶啊姨的,搬个小凳子放在客人屁股下边,然后就忙忙活活去倒茶。双手捧着一碗茶,小心递过去,就算完成了第一波接待任务。
是的,起初喝茶也用碗,后来讲究的人家才换上了漂亮的玻璃杯。
回头想来,这么多年了,茶壶似乎没有什么进化,跟过去的茶壶大同小异,连材质都一模一样。
我这里说的是平常人家用的普通的白瓷茶壶,现在饭店里边用的也是这种。
到吃饭时候了。
四四方方的小饭桌上,总少不了一个白瓷酒壶,和一个小小的白瓷酒杯。这酒壶的作用,大体相当于现在饭桌上晶莹剔透的玻璃分酒器。
图片
白瓷酒壶的样子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小花瓶:壶身细高,瓶颈收紧,上边是喇叭口,看起来也是有曲线有腰身的。一桌再配一个平底白瓷小酒杯,能盛二两白酒。
主人就得招呼客人喝酒。把酒从壶里倒进酒杯,双手递给客人,客人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主人再倒酒,再招呼下一个客人。
如今想来,唯一受人诟病的是一桌人用同一个酒杯,这也太不讲卫生了。
酒壶和酒杯的进化似乎比较快,那种白瓷酒壶和白瓷酒杯,现在已经绝迹了吧,反正我已经多少年没有再见过了。
男女是分桌而坐的。我猜应该不是什么男尊女卑,而是男女喝不到一块的缘故。
女人一般是不喝白酒的,那时也没听说过红酒,但每家每户都自己做甜酒,女人们就喝甜酒。一人一碗,喝完再倒。
那甜酒酿好了真是好喝,有点像现在的黄桂稠酒。做成功的甜酒,不放糖精也很甜;做失败的甜酒,不甜还算不上大毛病,搞不好会发酸。
幸运的是奶奶是酿甜酒的高手,我家的甜酒远近有名。
当然,也有男人不喝白酒,非要凑到女人这一桌来;也有女人敢喝白酒,就去男人那一桌凑热闹。
这也跟现在的饭桌相似:不喝白酒的,可以喝红酒;红酒也不喝的,那就喝饮料,甜酒略等于现在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