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人性、人心、人品无不落下现实社会的烙印。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一不留神,就住进了一家大医院,一住就接近一个月,期间,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唯有“陪护”的许多场景让人难以释怀,这里想把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段记录下来,还原一下当今社会的现实与人性。

人性、人心、人品无不落下现实社会的烙印。


13号和 14号是先后在过道上暂住的男初中生病号,他们都是在体育运动中,因用力太猛、动作太大、蹦跳太高,而拉伤了胸部,造成肺撕裂并有气泡和积液产生,急需在胸外科手术。陪护他们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父母。据我观察俩病号大不了十五、六岁,身体硬朗,四肢灵活自如。然而,他们的父母小心翼翼地给他们喂水、擦汗、宽衣、解带、套袜、穿鞋;早起打来兑好的温水,拿出口杯盛满水,端上水杯,喂到嘴边让儿子喝水漱口,再递上已经挤好牙膏的牙刷,站在一旁耐心观看儿子刷牙,然后为其洗脸、挤帕、梳头、扣衣;父亲买来早餐,母亲端上碗一口一口地喂,父亲拿着餐巾纸坐在一旁,时而擦擦儿子的嘴边,时而擦擦儿子的额头。母亲才去收拾碗筷和剩饭,父亲就赶快端来温水喂到儿子嘴边,让其再漱口;然后父母一前一后扶其上厕所,等待一天吊瓶点滴的开始,要么是父亲陪在身边,要么是母亲陪在身边,生怕有半点闪失。
药液刚刚吊结束,要么是父母把香蕉去皮,递到嘴边;要么就是母亲把削好的苹果用开水烫了再用牙签插上送到嘴边;傍晚,父母用同样的方式让儿子洗漱完后,父亲打来一大盆温水端在身旁,母亲就亲自为儿子洗脚、擦水,扶起上病床,把个枕头反复摆放直至理想,将被子反复牵拉,生怕有一点点没有盖好。将病号安顿好后,才拿出简易床椅,父母轮流在旁边休息,即使患者入睡了,但必有一人在旁边神情专注的盯着儿子优美的睡姿和俊美的脸蛋。术后医生要求患者要多多散步走动,一般都是父亲提着导管输液壶,母亲搀扶着爱子,左右一个陪着走圈圈,直至出院。我把这等“陪护”排在第一个来写,是要展现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疼爱,本来患者是胸部的病,其他部位均正常,很多事情都完全可以自行完成,可做父母的,哪能舍得儿子受苦,非要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不是贪图什么,是一种本能的大爱,是其他不可媲美的大爱。
51号床和52号床躺着的都是两位男高龄患者,年龄80岁上下,他们的共同处都是请的专业女护工担任陪护。两位老者术后身体特别虚弱,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睡全靠陪护料理,可能是年迈的缘故,身体恢复得十分缓慢。本来这就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可是因为父母太有能耐,把子女培养得很有出息,都在外面有不错的工作,在“敬业”和“尽孝”中,选择了忠于职守,请护工代为尽孝的方式,没法亲自陪护。在我看来,专业的陪护真的比起亲属陪护要好许多。因为,他们长期干着这一行,知情知底,掌握院情,熟悉护士,按时作息,特别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在护理中能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譬如,患者需要做理疗,她们在运用理疗设备上更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操作娴熟,既合理安排在有效时间里,没有半点闪失,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更让护士放心喜欢,这一点,亲属陪护远远不如,有时护士给亲属陪护耐心示范教导,可许多还是不会操练。
女陪护护理男患者,在换衣裤,上厕所,特别是在床上大小便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尴尬,然而,这些女护工就跟女医生一样,毫无尴尬之态,更有娴熟护理的操作,将患者护理得周到体贴。她们的无奈也是生活所迫,为了每日那不足两百元的护理费。老人一旦患病,动不动就发脾气,决骂不堪,护工总是宽容不与计较,还面带微笑,偶尔还调侃一下患者,又把患者逗笑。有的家属在护理结束时,总是百般挑刺,不但不记恩情,反而克扣那为数不多的护理费,让专业护工苦不堪言。这两位患者的不同处是,51床有儿子偶尔看望,52号床有女儿经常慰问。儿子与儿媳来看望时,一般都是空手,儿子一番了解情况后,就给护工安排了许多注意细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自己从不接近,儿媳只顾玩手机,不闻不问,稍待片刻立即走人。女儿和女婿来看望,总是带着飘香的饭菜和水果,女儿就让专业护工去休息或者给两小时时间可回家看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