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观察:同化与融合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上周的每一天,我几乎都会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辞职,不想干了。直到本周二以来,这个念头才消停。
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难的一直都是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内耗和影响。我曾经不止一次跟老公还有朋友们倾诉职场上发生在我身上和身边的“怪事”,但这些我认为的“怪事”,其实他们都不太以为意,他们会或是委婉或是直接地指出来,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出在我的内心、我的想法上。
我太理想化,对职场上的他人期待太高,对他人的认知几乎不怎么到位。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异类”。。。但其实,我待的环境并不需要我的这么多素质和能力,只需要有最基本的就行了。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思想和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简单说就是推己及人。我是怎样的人,就会大概认为你也会是怎样的人。由此形成的诸多摩擦和矛盾,就来源于信息差和“知识诅咒”。而每个人内心自带的偏见和孤傲,又迫使自己不想不能不敢成为那个在群体之中“看起来有点傻的那一个”,因此大多数时候就稀里糊涂地过完一天又一天。
比如工作群里的通知,头一条通知了某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后一条通知某个会取消了,暂时不开了。通知的那个人就是不顺便说一句“由于这个会不开了,所以之前通知的时间节点也顺势后移。”,他认为这一定是“因为-所以”的关系。可是,我就是没看出来这其中的“因为-所以”,特意去问一句,得到确认了,才放心下来。
跟其他部门的同事沟通,他们其实也没看出来,但大家就是都不吭声。秉持“如果工作足够着急,那它一定会自己来找我”的理念。仔细想想,这里面也是很有智慧的,所谓的时间节点,其实不过就是发通知的那个人为了争取工作主动权而设置的,最着急的原本就应该是他们。
又比如一些我认为很严肃正经的事项,实际上全都是我们这些基层员工、编外人员一顿操作完成的。不管上头喊得多大声,多频繁,实际操作起来,究竟又有几分效果呢?但这类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需要感谢人性中的这些惰性,因为这才让编外人员的存在有了基础,才多了许多就业机会。
再比如一些我光是想想就觉得很难很繁琐的事项,结果到了实际操作环节,无人监督、无人把关,几乎可以说是简单随意就完成。我的不可思议和恍然大悟,被老公嘲笑了很多次。他会说“你才发现吗?原本这类事情就是没有难点,到底为什么你要把它想象得那么难?”我深究了原因,也许只在于认真和较真吧。没想到,认真和较真,已经变成贬义词了。
环境的层面,经年日久才形成现在的模样,非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我感觉我自己一直都在被环境同化、被融合的过程当中,理论和实际对照思考得越多,越是发现要加速融合速度,因为事关我在工作上能获得的幸福感。
大领导上周在会上提了句“有为才有位”,我仔细琢磨了这五个字的意思,再对照周边的环境,发觉事情不简单,反过来才更有可能。不过,如果已经认同并且习惯了做事件件有回音,那就做不到甩手不管;很多认知改变了之后,就再也回不到之前无知时的状态。因此,依然会继续坚守自己设定的做事做人的底线,但不会再被PUA,不需要为了说话的那个人自己都不相信的那个”位”,而抛家弃子没日没夜地“为”。
认清自己的定位和站位,认清环境,搞清楚自己的最优行动策略。这是我新一年的重要课题。持续观察,持续行动,持续思考。
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难的一直都是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内耗和影响。我曾经不止一次跟老公还有朋友们倾诉职场上发生在我身上和身边的“怪事”,但这些我认为的“怪事”,其实他们都不太以为意,他们会或是委婉或是直接地指出来,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出在我的内心、我的想法上。
我太理想化,对职场上的他人期待太高,对他人的认知几乎不怎么到位。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异类”。。。但其实,我待的环境并不需要我的这么多素质和能力,只需要有最基本的就行了。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思想和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简单说就是推己及人。我是怎样的人,就会大概认为你也会是怎样的人。由此形成的诸多摩擦和矛盾,就来源于信息差和“知识诅咒”。而每个人内心自带的偏见和孤傲,又迫使自己不想不能不敢成为那个在群体之中“看起来有点傻的那一个”,因此大多数时候就稀里糊涂地过完一天又一天。
比如工作群里的通知,头一条通知了某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后一条通知某个会取消了,暂时不开了。通知的那个人就是不顺便说一句“由于这个会不开了,所以之前通知的时间节点也顺势后移。”,他认为这一定是“因为-所以”的关系。可是,我就是没看出来这其中的“因为-所以”,特意去问一句,得到确认了,才放心下来。
跟其他部门的同事沟通,他们其实也没看出来,但大家就是都不吭声。秉持“如果工作足够着急,那它一定会自己来找我”的理念。仔细想想,这里面也是很有智慧的,所谓的时间节点,其实不过就是发通知的那个人为了争取工作主动权而设置的,最着急的原本就应该是他们。
又比如一些我认为很严肃正经的事项,实际上全都是我们这些基层员工、编外人员一顿操作完成的。不管上头喊得多大声,多频繁,实际操作起来,究竟又有几分效果呢?但这类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需要感谢人性中的这些惰性,因为这才让编外人员的存在有了基础,才多了许多就业机会。
再比如一些我光是想想就觉得很难很繁琐的事项,结果到了实际操作环节,无人监督、无人把关,几乎可以说是简单随意就完成。我的不可思议和恍然大悟,被老公嘲笑了很多次。他会说“你才发现吗?原本这类事情就是没有难点,到底为什么你要把它想象得那么难?”我深究了原因,也许只在于认真和较真吧。没想到,认真和较真,已经变成贬义词了。
环境的层面,经年日久才形成现在的模样,非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我感觉我自己一直都在被环境同化、被融合的过程当中,理论和实际对照思考得越多,越是发现要加速融合速度,因为事关我在工作上能获得的幸福感。
大领导上周在会上提了句“有为才有位”,我仔细琢磨了这五个字的意思,再对照周边的环境,发觉事情不简单,反过来才更有可能。不过,如果已经认同并且习惯了做事件件有回音,那就做不到甩手不管;很多认知改变了之后,就再也回不到之前无知时的状态。因此,依然会继续坚守自己设定的做事做人的底线,但不会再被PUA,不需要为了说话的那个人自己都不相信的那个”位”,而抛家弃子没日没夜地“为”。
认清自己的定位和站位,认清环境,搞清楚自己的最优行动策略。这是我新一年的重要课题。持续观察,持续行动,持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