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娘花”(6)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孩子是趁爷爷不在家,偷偷送走的,因为怕爷爷闹腾。
但是爷爷回来后,跟奶奶急了“就算饿死也不能把孩子送人!”结果爷爷顶着二十里风雪,用一件破棉袄把小姑给抱回了家。
爷爷的头发、胡子、睫毛上全是晶莹的冰花儿,脸冻的青紫,那天,看着爷爷的这副样子,奶奶落泪了。奶奶心里一直知道,爷爷虽然懒惰,虽然脾气不好,但爷爷是个极重感情的人,心里不装事儿,但时时刻刻装着命里的亲人,每一个都像是他身上的血脉,少了哪根都像是从他命里抽取一根,他是万般不能同意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奶奶迁就了爷爷一切不争气的“坏毛病”,觉得独独有他这一份孩子般的天真就足够了,人不坏,就没有能坏到哪里的事。
小姑抱回来,奶奶只好硬着脸皮东家借一口,西家借一口,终于把小姑给养活了,借人家的人情,奶奶日后都是双倍奉还,这是她做人的原则,一辈子从未更改。
后来,小姑成了这个家里最有出息,也挣钱最多的人,小学毕业的一个农村孩子,竟然把生意做到了北京,又把一大家子的孩子都带到了北京发展,让他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成了这个家里“最大的功臣”。
3
日子开始好过,是农村分地到户以后,家家有了田地,也有了干劲儿,粮食打的多了,不再挨饿。温饱之后,人们就开始琢磨着种经济作物,当时最先种的就是棉花。而村里,第一个种棉花的就是我家。
起初人们都是观望,因为心里还没底,棉花到底能不能多卖钱,还是个未知。但奶奶却大胆地坚持多种,结果,到了卖棉花时,人们都眼红了。因为我们家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除此之外,我们家还有了吃不完的、免费的油,卖棉花时,油棉厂用棉籽换给我们一桶一桶的棉花油,让我们家几乎天下都能飘出油香味儿。我最喜欢的是奶奶用棉油“炸果子”(油条),常常嘴馋地守着油锅抢着吃第一口。
全村人这才积极效仿起来。没人不佩服奶奶的聪明,也佩服她的胆识和勇气。
奶奶种棉花的认真劲儿在全村是出了名的,简直就像伺候孩子一样地伺候她的棉花地,常常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奶奶也正是用这些“娘花”的换的钱盖了大屋,买了耕牛,后来又陆续买了农机具,我爸、叔、姑的学费也都基本是用卖棉花的钱生的。
爸爸是家里的老大,但书读的不好,当了两年兵,回到村里务农,回来的时候,爸爸曾一度为没转成志愿兵,吃上国家饭叹气。奶奶安慰爸爸“天下这么大,哪里都能活人,哪里也都能成事儿,只要有心,只要肯干,只要心里别想着放弃。”奶奶把爸爸领到自家的九亩棉花地前,对爸爸说“以后,这九亩棉花就归你了!”
三年,爸爸跟奶奶在这九亩棉花地里晨星夜寐,盖了当时村里最气派的五间大瓦房,结了婚,成了家,爸爸还成了镇上的“产棉模范”,当选了村干部。
而爸爸对这一切,还不满足。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在小村子里混,他觉得要那样,还不如死了好受。奶奶说他心“疯”了,但爸爸还是毅然辞了村支书的职,跟一个朋友去买了辆大货车去跑运输,棉花当然就不种了因为跑运输挣的钱比种棉花多不知多少倍。
我爸爸甚至连地也不想让我妈种了,他把我妈和妹妹接到城市去住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奶奶。我成了一个留守的孩子,一个跟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一老一少,其实那时候,这样的情况也不只是我一家。
爸爸和妈妈像去了另一个遥远不为人知的世界,一天比一天陌生。
每天早上起来,奶奶烙好鸡蛋饼招呼我“石娃,起早了,起来吃饭,鸡蛋饼……”吃完饭,奶奶收拾好家务,又招呼一声“石娃,走了,跟奶奶拾棉去啊!”“不去、不去,没玩的呀……”我极不情愿地懒惰。
奶奶又招呼“石娃,看!这是嘛?”
但是爷爷回来后,跟奶奶急了“就算饿死也不能把孩子送人!”结果爷爷顶着二十里风雪,用一件破棉袄把小姑给抱回了家。
爷爷的头发、胡子、睫毛上全是晶莹的冰花儿,脸冻的青紫,那天,看着爷爷的这副样子,奶奶落泪了。奶奶心里一直知道,爷爷虽然懒惰,虽然脾气不好,但爷爷是个极重感情的人,心里不装事儿,但时时刻刻装着命里的亲人,每一个都像是他身上的血脉,少了哪根都像是从他命里抽取一根,他是万般不能同意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奶奶迁就了爷爷一切不争气的“坏毛病”,觉得独独有他这一份孩子般的天真就足够了,人不坏,就没有能坏到哪里的事。
小姑抱回来,奶奶只好硬着脸皮东家借一口,西家借一口,终于把小姑给养活了,借人家的人情,奶奶日后都是双倍奉还,这是她做人的原则,一辈子从未更改。
后来,小姑成了这个家里最有出息,也挣钱最多的人,小学毕业的一个农村孩子,竟然把生意做到了北京,又把一大家子的孩子都带到了北京发展,让他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成了这个家里“最大的功臣”。
3
日子开始好过,是农村分地到户以后,家家有了田地,也有了干劲儿,粮食打的多了,不再挨饿。温饱之后,人们就开始琢磨着种经济作物,当时最先种的就是棉花。而村里,第一个种棉花的就是我家。
起初人们都是观望,因为心里还没底,棉花到底能不能多卖钱,还是个未知。但奶奶却大胆地坚持多种,结果,到了卖棉花时,人们都眼红了。因为我们家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除此之外,我们家还有了吃不完的、免费的油,卖棉花时,油棉厂用棉籽换给我们一桶一桶的棉花油,让我们家几乎天下都能飘出油香味儿。我最喜欢的是奶奶用棉油“炸果子”(油条),常常嘴馋地守着油锅抢着吃第一口。
全村人这才积极效仿起来。没人不佩服奶奶的聪明,也佩服她的胆识和勇气。
奶奶种棉花的认真劲儿在全村是出了名的,简直就像伺候孩子一样地伺候她的棉花地,常常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奶奶也正是用这些“娘花”的换的钱盖了大屋,买了耕牛,后来又陆续买了农机具,我爸、叔、姑的学费也都基本是用卖棉花的钱生的。
爸爸是家里的老大,但书读的不好,当了两年兵,回到村里务农,回来的时候,爸爸曾一度为没转成志愿兵,吃上国家饭叹气。奶奶安慰爸爸“天下这么大,哪里都能活人,哪里也都能成事儿,只要有心,只要肯干,只要心里别想着放弃。”奶奶把爸爸领到自家的九亩棉花地前,对爸爸说“以后,这九亩棉花就归你了!”
三年,爸爸跟奶奶在这九亩棉花地里晨星夜寐,盖了当时村里最气派的五间大瓦房,结了婚,成了家,爸爸还成了镇上的“产棉模范”,当选了村干部。
而爸爸对这一切,还不满足。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在小村子里混,他觉得要那样,还不如死了好受。奶奶说他心“疯”了,但爸爸还是毅然辞了村支书的职,跟一个朋友去买了辆大货车去跑运输,棉花当然就不种了因为跑运输挣的钱比种棉花多不知多少倍。
我爸爸甚至连地也不想让我妈种了,他把我妈和妹妹接到城市去住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奶奶。我成了一个留守的孩子,一个跟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一老一少,其实那时候,这样的情况也不只是我一家。
爸爸和妈妈像去了另一个遥远不为人知的世界,一天比一天陌生。
每天早上起来,奶奶烙好鸡蛋饼招呼我“石娃,起早了,起来吃饭,鸡蛋饼……”吃完饭,奶奶收拾好家务,又招呼一声“石娃,走了,跟奶奶拾棉去啊!”“不去、不去,没玩的呀……”我极不情愿地懒惰。
奶奶又招呼“石娃,看!这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