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孝敬老人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这几日因为家里的事情,全家发起了一场到底怎样才是孝敬老人的大讨论。翻看自己2018年初的一篇旧文《怎样才是真正呵护老人?》那时的生活阶段,已然翻过去了。仅仅就在一个半月之前,也还处于那时的生活阶段:公公健康,婆婆只是偶尔负能量。
现如今,是公公生病之后,终于放下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维持的伟岸坚强的形象,终于愿意接纳生活不能自理的自己,在眼前这个康复的慢慢长路之中,开始希望儿孙辈能对他有更多的关注。婆婆在这个过程中,倒是展现出了难得的坚韧,我们也知晓,因为相隔两地,公公目前能指望的,也只有婆婆。婆婆深知这一点,所以暂时把自己的一些想要放下担子的念头都丢一边,先搞定眼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也让我思考,夫妻之间的关系,常常都是一方强一点儿时,另一方就可以弱一点儿。就像一个系统里,互相牵制,又彼此分担。这个力量体总体能达成一个平衡,维持某种状态。彼时,公公承担大部分压力,此时,换婆婆努力承担。但有一点,有些部分,是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完成的。
公公其实一直没有放弃,我们都推测,他只是太孤单了,每天的训练太累了,他又太着急了。我们一直以来为了让他能安心康复训练,也给予了过高的预期,让他误以为自己通过努力还可以恢复到中风之前的状态。这无形中也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眼看着一个又一个比他晚到医院的病友康复出院,而他的进展却因此显得很慢,两相对比之下,更让他怀疑自己。
公公前几天的崩溃大哭,让一直以来的“铁打的人”也终于恢复了肉身。他儿子,也就是我队友,也终于开始重视和老父沟通这件事。其实我早就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每天都会把幼儿园和小学里、生活中拍的一些照片,视频,及时分享到群里,主要就是给爷爷奶奶看的。只是没想到,这对于爷爷来说是不够的。
现时的公公,因为生病后的生活不能自理,而变得脆弱。即便有婆婆每天陪伴在旁边,但因为婆婆忙于奔波给他煮饭送饭,真的待在身边的时间一天下来也算不出有多少。大姑姐又给婆婆支招,让婆婆示弱,跟公公商量不要每天都做饭,时不时买饭吃,吃食堂也行,但生了病的公公明确拒绝,因为婆婆做的才好吃。
我们感慨,人老了,生了病,真的就在走回头的路,越长越小。他可以任性,他现在放下和接纳自己,想哭就哭,想哪位兄弟姐妹,就通过别的兄弟姐妹来转达思念。现在我们约定,至少每天要孩子们跟爷爷视频一次,爷爷爱听的和爱说的话,来来回回也就是“我想你了,我好想你啊,我们爱你”,但是他需要,他想听,我们就教孩子们常常说。
坦白说,这样的调整开始之后,心里也会有些不舒适,因为生活的前后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一个身强体健的人,现在变得不能自理,还“指挥”我们定时定点报到。
但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只是暂时的生活不便利,我们也找得到社会系统,用钱来解决,也能从心理上正视和应对。可是老人家们呢?他们受的教育,无法让他们提前预知自己的老年生活会有什么意外状况发生,就算找到了社会系统用钱来解决,他们也无法说服自己正面看待。他们只会在心理防线突破时钻牛角尖,问天问大地,问儿孙为何都不能在身边照顾?
说到这里,必须要感谢我们的大表姐,她今天特意抽出了时间去医院看望公婆他们,并且还贴心地给婆婆租的房子里买了好多米和油等日常用品。真的在这种时刻,能花时间还考虑这么周到的,真的是亲人。还有一直都在背后默默出力的闺蜜和闺蜜老公,如果不是有他们帮助,这种异地入院以及日常生活也没法这么顺利过渡。这些恩情,都要在往后的人生中慢慢回馈。
现如今,是公公生病之后,终于放下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维持的伟岸坚强的形象,终于愿意接纳生活不能自理的自己,在眼前这个康复的慢慢长路之中,开始希望儿孙辈能对他有更多的关注。婆婆在这个过程中,倒是展现出了难得的坚韧,我们也知晓,因为相隔两地,公公目前能指望的,也只有婆婆。婆婆深知这一点,所以暂时把自己的一些想要放下担子的念头都丢一边,先搞定眼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也让我思考,夫妻之间的关系,常常都是一方强一点儿时,另一方就可以弱一点儿。就像一个系统里,互相牵制,又彼此分担。这个力量体总体能达成一个平衡,维持某种状态。彼时,公公承担大部分压力,此时,换婆婆努力承担。但有一点,有些部分,是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完成的。
公公其实一直没有放弃,我们都推测,他只是太孤单了,每天的训练太累了,他又太着急了。我们一直以来为了让他能安心康复训练,也给予了过高的预期,让他误以为自己通过努力还可以恢复到中风之前的状态。这无形中也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眼看着一个又一个比他晚到医院的病友康复出院,而他的进展却因此显得很慢,两相对比之下,更让他怀疑自己。
公公前几天的崩溃大哭,让一直以来的“铁打的人”也终于恢复了肉身。他儿子,也就是我队友,也终于开始重视和老父沟通这件事。其实我早就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每天都会把幼儿园和小学里、生活中拍的一些照片,视频,及时分享到群里,主要就是给爷爷奶奶看的。只是没想到,这对于爷爷来说是不够的。
现时的公公,因为生病后的生活不能自理,而变得脆弱。即便有婆婆每天陪伴在旁边,但因为婆婆忙于奔波给他煮饭送饭,真的待在身边的时间一天下来也算不出有多少。大姑姐又给婆婆支招,让婆婆示弱,跟公公商量不要每天都做饭,时不时买饭吃,吃食堂也行,但生了病的公公明确拒绝,因为婆婆做的才好吃。
我们感慨,人老了,生了病,真的就在走回头的路,越长越小。他可以任性,他现在放下和接纳自己,想哭就哭,想哪位兄弟姐妹,就通过别的兄弟姐妹来转达思念。现在我们约定,至少每天要孩子们跟爷爷视频一次,爷爷爱听的和爱说的话,来来回回也就是“我想你了,我好想你啊,我们爱你”,但是他需要,他想听,我们就教孩子们常常说。
坦白说,这样的调整开始之后,心里也会有些不舒适,因为生活的前后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一个身强体健的人,现在变得不能自理,还“指挥”我们定时定点报到。
但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只是暂时的生活不便利,我们也找得到社会系统,用钱来解决,也能从心理上正视和应对。可是老人家们呢?他们受的教育,无法让他们提前预知自己的老年生活会有什么意外状况发生,就算找到了社会系统用钱来解决,他们也无法说服自己正面看待。他们只会在心理防线突破时钻牛角尖,问天问大地,问儿孙为何都不能在身边照顾?
说到这里,必须要感谢我们的大表姐,她今天特意抽出了时间去医院看望公婆他们,并且还贴心地给婆婆租的房子里买了好多米和油等日常用品。真的在这种时刻,能花时间还考虑这么周到的,真的是亲人。还有一直都在背后默默出力的闺蜜和闺蜜老公,如果不是有他们帮助,这种异地入院以及日常生活也没法这么顺利过渡。这些恩情,都要在往后的人生中慢慢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