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文化的海洋 ——济南历城二中走马观花看命名文化(2)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卿云歌》。诗歌描绘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图像,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此诗在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被徐世昌定为中华民国国歌。
卿云桥既有让学生养成美好品德之意,也可以谐音为“平步青云”,可见命名的良苦用心。据说桥的一边比另一边高出了几个厘米,就是为了把“平步青云”落到实处。
学校还有两个广场,一个叫舜德广场,一个叫稼轩广场。
舜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以“和”为依归。稼轩是辛弃疾的号,希望学生能像辛弃疾那样做个有家国情怀的英雄吧。
学校的食堂叫崇俭楼和知辛楼。崇俭楼顾名思义很好理解,但也是有出处的。《全唐文》中有唐代皇帝李昂写的《崇俭诏》,崇俭二字做食堂名字再合适不过。至于知辛楼,一是想让学生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是想让学生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座占地面积极大的校园里边,一共有17条路。随便举出几条路的名字,感受一下:叔牙路,终军路,秦公路,养浩路……都是以济南历史上的名人命名的。
一所学校能这么用心地给校园里的建筑物、路面命名,还能命得如此恰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人浮想联翩,让我叹为观止。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卿云歌》。诗歌描绘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图像,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此诗在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被徐世昌定为中华民国国歌。
卿云桥既有让学生养成美好品德之意,也可以谐音为“平步青云”,可见命名的良苦用心。据说桥的一边比另一边高出了几个厘米,就是为了把“平步青云”落到实处。
学校还有两个广场,一个叫舜德广场,一个叫稼轩广场。
舜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以“和”为依归。稼轩是辛弃疾的号,希望学生能像辛弃疾那样做个有家国情怀的英雄吧。
学校的食堂叫崇俭楼和知辛楼。崇俭楼顾名思义很好理解,但也是有出处的。《全唐文》中有唐代皇帝李昂写的《崇俭诏》,崇俭二字做食堂名字再合适不过。至于知辛楼,一是想让学生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是想让学生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座占地面积极大的校园里边,一共有17条路。随便举出几条路的名字,感受一下:叔牙路,终军路,秦公路,养浩路……都是以济南历史上的名人命名的。
一所学校能这么用心地给校园里的建筑物、路面命名,还能命得如此恰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人浮想联翩,让我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