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琐忆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童年的生活已经太遥远了,但回忆起来,却倍感亲切。那些快乐、有趣的往事,或许正在四处充斥现代文明的社会中,已成为不可奢求的童话。
世界因为有阳光而有色彩,儿时也因为有我的兄弟姐妹而变得丰富多彩,比起现在的独生子女,要幸福得多,对农村孩子来说,儿时的记忆中有做不完的家务和农活,八九岁光景便挑水、洗衣、做饭、打猪草样样里手(精通)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棉花收获季节,为了提高我们的劳动积极性,父亲每斤棉花给我们付酬一分钱,放学后姐弟仨便会迫不急待的直奔地里采摘棉花,记忆中个头没有棉花树高,可摘起棉花来也不比大人们差,收工后最兴奋的就是看着父亲拿出家里的那杆超级大秤,逐一的给我们过称付账,这样一个学期的本子、笔等学习费用自个挣回来后还能剩点零花钱,这在当时玩伴的心中,俺们也算是有钱一族了。如果碰上父亲高兴,还可允许我们到自家种的甘蔗地里去挑一根自认为最大的甘蔗,甘蔗砍回来后磨掉上面一层细皮后是舍不得一口气吃完的,得慢慢的品尝,在童年的记忆中,世界上的美味也不过如此了。
儿时星光点点、月光皎洁的夏日夜晚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晚饭后村上的男女老少都会搬上板凳、带上蒲扇在村中心乘凉,大人在一起家长里短,小孩们则在一起就玩游戏。疯累了就缠住村里的老人讲故事,听得最多的就是爷爷讲的薛平贵征西及《水浒传》等一些民间老故事,次数听多了,就会要求讲个新鲜的,无奈之下爷爷就会编造一些鬼、神之类的故事来吓唬我们,听得小伙伴们张大嘴巴、全然顾不得蚊虫的叮咬,听到惊险处全往一块蹭。回想起来那大约是儿时最浪漫的夜生活了。夜深人静后,村子周围的田野、河塘里便是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少了现在这种喧嚣、嘈杂。
八十年代的农村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隔两三个月能看上一场电影,无疑是喜从天降,当然去的不是电影院,是村上送的免费露天电影,只要有放映员来了,村部门口就会有黑边的白幕布高高挂起,村上的大广播一遍又一遍的大声播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晚大队门口放电影……”。太阳还老高,小伙伴们便会搬着小座椅、长靠椅、大长方凳等能坐人的到电影场地占好位置;大人们则在家给我们炒点蜿豆、黄豆之类的供看电影时享用。天终于黑了,随着激昂的音乐声响起及“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大字出现在屏幕上,露天电影院顿时安静下来。记忆中看过的电影有《地道战》、《芙蓉镇》、《大渡河》等一些打仗的电影,儿时对影片的内容总是一知半解,只隐约介定于好人与坏人之间。电影放完,银幕出现“再见”二字,露天影院一片喧嚣,大人呼唤小孩的声音此起彼伏,手电筒掠过天空射出无数的光柱。
人群向四面八方散去,乡间小道上便出现手电筒集中或零散的光影在移动。如今,再也难见乡间如此激情的场面,如一朵烟花,绽放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
农村有一句老话:“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多年后,在内心深处一直都保留着儿时过年的独特记忆,不像现在,生活好了,年味却淡了。记忆中到了腊月大人们就开始杀猪宰羊为过年做准备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得除尘、洗蚊账、洗床单;做泡儿糖、打糍耙、磨香米面等一些自给自足的土特产。 阳光下,整个村落都晾晒着洗的、吃的、腌的腊肉,透着浓郁的年味。仪式隆重、菜肴丰盛莫过于三十了,父母半夜就要起床操持了,得赶在天亮之前著好猪头、鱼肉等来敬供菩萨及给祖辈们做好点心酥食。而我们三姊妹也会兴奋的早早的起床,小弟要帮着父亲贴对联、在堂屋的圆桌上摆好筷子、酒杯;我则需洗好青菜、剥好大蒜之类;大姐要打上滿滿的一大缸水、负责砍好木柴随时供厨房之需。当然姐弟仨也会时不时的溜进灶间偷一口鱼肉来解馋。团圆饭做好了,爷爷、奶奶坐上桌,父母和我们则在左右,饭前要先敬祖先,爷爷要说一些发财、团圆、进步之类的话。
世界因为有阳光而有色彩,儿时也因为有我的兄弟姐妹而变得丰富多彩,比起现在的独生子女,要幸福得多,对农村孩子来说,儿时的记忆中有做不完的家务和农活,八九岁光景便挑水、洗衣、做饭、打猪草样样里手(精通)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棉花收获季节,为了提高我们的劳动积极性,父亲每斤棉花给我们付酬一分钱,放学后姐弟仨便会迫不急待的直奔地里采摘棉花,记忆中个头没有棉花树高,可摘起棉花来也不比大人们差,收工后最兴奋的就是看着父亲拿出家里的那杆超级大秤,逐一的给我们过称付账,这样一个学期的本子、笔等学习费用自个挣回来后还能剩点零花钱,这在当时玩伴的心中,俺们也算是有钱一族了。如果碰上父亲高兴,还可允许我们到自家种的甘蔗地里去挑一根自认为最大的甘蔗,甘蔗砍回来后磨掉上面一层细皮后是舍不得一口气吃完的,得慢慢的品尝,在童年的记忆中,世界上的美味也不过如此了。
儿时星光点点、月光皎洁的夏日夜晚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晚饭后村上的男女老少都会搬上板凳、带上蒲扇在村中心乘凉,大人在一起家长里短,小孩们则在一起就玩游戏。疯累了就缠住村里的老人讲故事,听得最多的就是爷爷讲的薛平贵征西及《水浒传》等一些民间老故事,次数听多了,就会要求讲个新鲜的,无奈之下爷爷就会编造一些鬼、神之类的故事来吓唬我们,听得小伙伴们张大嘴巴、全然顾不得蚊虫的叮咬,听到惊险处全往一块蹭。回想起来那大约是儿时最浪漫的夜生活了。夜深人静后,村子周围的田野、河塘里便是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少了现在这种喧嚣、嘈杂。
八十年代的农村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隔两三个月能看上一场电影,无疑是喜从天降,当然去的不是电影院,是村上送的免费露天电影,只要有放映员来了,村部门口就会有黑边的白幕布高高挂起,村上的大广播一遍又一遍的大声播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晚大队门口放电影……”。太阳还老高,小伙伴们便会搬着小座椅、长靠椅、大长方凳等能坐人的到电影场地占好位置;大人们则在家给我们炒点蜿豆、黄豆之类的供看电影时享用。天终于黑了,随着激昂的音乐声响起及“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大字出现在屏幕上,露天电影院顿时安静下来。记忆中看过的电影有《地道战》、《芙蓉镇》、《大渡河》等一些打仗的电影,儿时对影片的内容总是一知半解,只隐约介定于好人与坏人之间。电影放完,银幕出现“再见”二字,露天影院一片喧嚣,大人呼唤小孩的声音此起彼伏,手电筒掠过天空射出无数的光柱。
人群向四面八方散去,乡间小道上便出现手电筒集中或零散的光影在移动。如今,再也难见乡间如此激情的场面,如一朵烟花,绽放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
农村有一句老话:“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多年后,在内心深处一直都保留着儿时过年的独特记忆,不像现在,生活好了,年味却淡了。记忆中到了腊月大人们就开始杀猪宰羊为过年做准备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得除尘、洗蚊账、洗床单;做泡儿糖、打糍耙、磨香米面等一些自给自足的土特产。 阳光下,整个村落都晾晒着洗的、吃的、腌的腊肉,透着浓郁的年味。仪式隆重、菜肴丰盛莫过于三十了,父母半夜就要起床操持了,得赶在天亮之前著好猪头、鱼肉等来敬供菩萨及给祖辈们做好点心酥食。而我们三姊妹也会兴奋的早早的起床,小弟要帮着父亲贴对联、在堂屋的圆桌上摆好筷子、酒杯;我则需洗好青菜、剥好大蒜之类;大姐要打上滿滿的一大缸水、负责砍好木柴随时供厨房之需。当然姐弟仨也会时不时的溜进灶间偷一口鱼肉来解馋。团圆饭做好了,爷爷、奶奶坐上桌,父母和我们则在左右,饭前要先敬祖先,爷爷要说一些发财、团圆、进步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