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还在那里,朱老竟去了别处(3)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朱松发先生在创作巨幅山水画
高山大壑如大海,是人养气的地方。我每临大壑总是被扑面而来的雄浑之气,和山体间坚强的峰刃所震撼,同时大壑亦藏有静气,安静深沉,积蓄着巨大的能量。
《乾坤正气》是我生平山水画创作竖幅最大的作品,我借高山大壑抒怀遣兴。落笔前养好气,谓之养精蓄锐,调整好状态,我深知一落笔就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回头路,我利用中国画传统笔墨无穷的表现力,纵笔挥写,丘壑在心,跌荡起伏。虽有意在笔先之思,也要有笔到意随之功,还要有生擒活捉转瞬即逝的本领,出奇造险。亦有节外生枝,将错就错,绝处逢生之应变。在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中物我两忘,一气呵成。停笔之后如同从战场上下来一样精疲力竭,需多日休息调养方可恢复。
‘天地有正气’,中华民族以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以此五千年不朽,人得此正气才有凛然风骨。画画是画人,作品背后是人格,我画《乾坤正气》正是在锤炼我的品性和风骨。
”
清贫生活中给予人们美好
朱松发在怀宁读中学即将毕业时,与同学们结伴去安庆市玩,看到沿街墙上贴着一张安徽省艺术学校招考通知,即问同学们借了路费,直奔省城参加考试。等他回家见到父亲时,仍忐忑不安。父亲深知他爱好绘画,抚摸着他的头说:“任何一行学精了都能吃上饭,只要你有恒心、能吃苦,就去做你喜欢的事情”。朱松发点了点头,从此离别家乡,到省城求学研艺,开始人生新旅程。
图片
他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这所安徽省门类最齐全的艺术院校里,他不仅学业有成,还收获了爱情,只是生活太过贫穷了。
有两件事情可见朱松发当时生活的清贫状况。
朱松发的父亲常年的石匠生活让老人的肺出现了病症,他到省城看病。也因为这次生病,父子俩有了长达半年的共同生活。朱松发自从离别家乡到省城后,再也没有这么近距离的与父亲一起生活过了,他极尽所能照顾父亲,生活依然还是捉襟见肘。父亲的病也还是日重一日,自知大去之期不远矣,于是便再三要求回家。朱松发送父亲去长途汽车站,给父亲买好了车票,将身上剩下的两块三毛钱全掏给了父亲,送他上了车。那天的合肥街头下着雨,格外的冷。他跑到汽车出站口翘望着那辆载着父亲的客车经过,车来了,父亲的脸抵着玻璃看着儿子,儿子跟着车跑追着父亲……
几十年后,朱松发先生不只一次跟我说起那天车站送别的场景,依然唏嘘不已。那时候,朱松发的绘画作品已经显露头角,常有作品刊发于报纸上。他的父亲从大队部找到一张《人民日报》贴在自己床头对面的墙上,即使躺在床上也能看到这张报纸。上面刊有儿子创作的《囚歌》,画面上叶挺将军身披军大衣,挥笔着墨写“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老人就是看着这张刊有儿子画的报纸离别了人世间。
2019年桃花开时,朱松发先生要我接著名油画家鲍加与爱人到他的松风堂做客,两家还去了巢湖观光,品尝鱼汤。
鲍老爱人与朱松发夫妇原来同在艺术学院任教,两家做过邻居。那天,他们忆起当年防地震,合肥街头也要在外面搭防震棚,他们两家的防震棚搭在一起,苦于没有材料,两位画家便将油画拿出来当顶棚用,现在想起来真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鲍加老先生说,“当时不是太穷了嘛,否则这些油画作品保存下来也是珍品了”。他们当时的许多画作已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他们已经用美去丰富了别人的生活,可自己当时的生活状况莫过如此。
我回来后写了篇文章,题目叫《春风十里不如芳邻》,《新安晚报》整版刊发了,褒扬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过往人生,赞美他们超越寻常邻居的情义与友谊。
高山大壑如大海,是人养气的地方。我每临大壑总是被扑面而来的雄浑之气,和山体间坚强的峰刃所震撼,同时大壑亦藏有静气,安静深沉,积蓄着巨大的能量。
《乾坤正气》是我生平山水画创作竖幅最大的作品,我借高山大壑抒怀遣兴。落笔前养好气,谓之养精蓄锐,调整好状态,我深知一落笔就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回头路,我利用中国画传统笔墨无穷的表现力,纵笔挥写,丘壑在心,跌荡起伏。虽有意在笔先之思,也要有笔到意随之功,还要有生擒活捉转瞬即逝的本领,出奇造险。亦有节外生枝,将错就错,绝处逢生之应变。在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中物我两忘,一气呵成。停笔之后如同从战场上下来一样精疲力竭,需多日休息调养方可恢复。
‘天地有正气’,中华民族以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以此五千年不朽,人得此正气才有凛然风骨。画画是画人,作品背后是人格,我画《乾坤正气》正是在锤炼我的品性和风骨。
”
清贫生活中给予人们美好
朱松发在怀宁读中学即将毕业时,与同学们结伴去安庆市玩,看到沿街墙上贴着一张安徽省艺术学校招考通知,即问同学们借了路费,直奔省城参加考试。等他回家见到父亲时,仍忐忑不安。父亲深知他爱好绘画,抚摸着他的头说:“任何一行学精了都能吃上饭,只要你有恒心、能吃苦,就去做你喜欢的事情”。朱松发点了点头,从此离别家乡,到省城求学研艺,开始人生新旅程。
图片
他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这所安徽省门类最齐全的艺术院校里,他不仅学业有成,还收获了爱情,只是生活太过贫穷了。
有两件事情可见朱松发当时生活的清贫状况。
朱松发的父亲常年的石匠生活让老人的肺出现了病症,他到省城看病。也因为这次生病,父子俩有了长达半年的共同生活。朱松发自从离别家乡到省城后,再也没有这么近距离的与父亲一起生活过了,他极尽所能照顾父亲,生活依然还是捉襟见肘。父亲的病也还是日重一日,自知大去之期不远矣,于是便再三要求回家。朱松发送父亲去长途汽车站,给父亲买好了车票,将身上剩下的两块三毛钱全掏给了父亲,送他上了车。那天的合肥街头下着雨,格外的冷。他跑到汽车出站口翘望着那辆载着父亲的客车经过,车来了,父亲的脸抵着玻璃看着儿子,儿子跟着车跑追着父亲……
几十年后,朱松发先生不只一次跟我说起那天车站送别的场景,依然唏嘘不已。那时候,朱松发的绘画作品已经显露头角,常有作品刊发于报纸上。他的父亲从大队部找到一张《人民日报》贴在自己床头对面的墙上,即使躺在床上也能看到这张报纸。上面刊有儿子创作的《囚歌》,画面上叶挺将军身披军大衣,挥笔着墨写“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老人就是看着这张刊有儿子画的报纸离别了人世间。
2019年桃花开时,朱松发先生要我接著名油画家鲍加与爱人到他的松风堂做客,两家还去了巢湖观光,品尝鱼汤。
鲍老爱人与朱松发夫妇原来同在艺术学院任教,两家做过邻居。那天,他们忆起当年防地震,合肥街头也要在外面搭防震棚,他们两家的防震棚搭在一起,苦于没有材料,两位画家便将油画拿出来当顶棚用,现在想起来真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鲍加老先生说,“当时不是太穷了嘛,否则这些油画作品保存下来也是珍品了”。他们当时的许多画作已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他们已经用美去丰富了别人的生活,可自己当时的生活状况莫过如此。
我回来后写了篇文章,题目叫《春风十里不如芳邻》,《新安晚报》整版刊发了,褒扬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过往人生,赞美他们超越寻常邻居的情义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