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mànmàn其修远兮是漫漫还是曼曼(3)
2023-03-13 来源:你乐谷
网友评论截图
钱江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楚辞学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骊。林教授表示,“古汉语中,字通用的现象很普遍,不需要纠结,‘曼’和‘漫’都可以用。”
这场“笔墨官司”让人想到了前段时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争:到底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就此争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发声,称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权威回应也让话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迅速登顶热搜。
不过即使人教社给出回应,部分网友依旧坚决表示,“就是孟子本人来,我学的也是‘斯人’”!
“斯人”走了,“曼曼”又来了。估计孟子和屈原也没想到,千年之后自己的著作还能在华夏大地掀起如此之大的“百家争鸣”。其实,“漫漫”和“曼曼”之争,并不是个例。在各种出版物上,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读音、字句甚至作者都存在版本不一的问题。
为何会有“曼曼”之争?
“漫漫”和“曼曼”,反映了曾让莘莘学子灵魂颤抖的知识点——“通假字”。
“通假”即“通用、借代”,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里的“说”同“悦”,意思是喜悦、愉快。
东汉编撰《说文解字》的许慎对“假借”的解释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简单来说,就是时代发展了,社会繁盛了,人民富裕了,古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时兴起要用到某个字的时候,这个字还没来得及造出来,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先借其他的字来用用了!
有一则经典的文言文翻译笑话。孔子在河边登高望远,抒发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死去的那个人像我的丈夫,不管白天黑夜都像。”
这里的语气词“夫”,就假借了“丈夫”之夫,正确的译文应该是“时间像流水飞逝啊,一去不复返”。
古文文学家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分析,“通假字”分为无本字的假借、本有本字的假借、本字后造的假借。如“艸”是“草”的本字,现在“艸”反而成为异体字;“忧戚”之“戚”,原来假借自斧类兵器,后来造了“慼”和“慽”字,“小人常慼慼”简化为了“戚”。
网友调侃,“凭什么古人写错字叫通假字,而现代人写错字只能得到一个叉?”
钱江晚报搜集到的中华书局2018年版《楚辞解译》截图
从“斯人”到“曼曼”,我们争论的到底是什么?
不得不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古文中,生僻读音稀松常见,通假字俯拾皆是。再加上古人热衷“私藏知识”——要知道,古人写文没有标点符号,就连同一篇文章的断句都是众说纷纭。因此,“漫漫”和“曼曼”之争并不只存在于现代出版物之中。
据钱江晚报,最早的《楚辞》抄本作“曼”,唐《文选集注》本、《文选》尤袤刻本作“曼”,《文选》陈八郎本、《文选》六臣注作“漫”,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均注:“曼,一作漫”。
如此说来,有些出版物还原“本字”,有些则选择“造字”,似乎也无可厚非。类似这样的“知识点”还有很多——
杜牧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是读“xie”还是读“xia”?
李白醉后一蹴而就的,到底是“但愿长醉不愿醒”,还是“不复醒”?
钱江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楚辞学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骊。林教授表示,“古汉语中,字通用的现象很普遍,不需要纠结,‘曼’和‘漫’都可以用。”
这场“笔墨官司”让人想到了前段时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争:到底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就此争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发声,称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权威回应也让话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迅速登顶热搜。
不过即使人教社给出回应,部分网友依旧坚决表示,“就是孟子本人来,我学的也是‘斯人’”!
“斯人”走了,“曼曼”又来了。估计孟子和屈原也没想到,千年之后自己的著作还能在华夏大地掀起如此之大的“百家争鸣”。其实,“漫漫”和“曼曼”之争,并不是个例。在各种出版物上,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读音、字句甚至作者都存在版本不一的问题。
为何会有“曼曼”之争?
“漫漫”和“曼曼”,反映了曾让莘莘学子灵魂颤抖的知识点——“通假字”。
“通假”即“通用、借代”,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里的“说”同“悦”,意思是喜悦、愉快。
东汉编撰《说文解字》的许慎对“假借”的解释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简单来说,就是时代发展了,社会繁盛了,人民富裕了,古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时兴起要用到某个字的时候,这个字还没来得及造出来,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先借其他的字来用用了!
有一则经典的文言文翻译笑话。孔子在河边登高望远,抒发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死去的那个人像我的丈夫,不管白天黑夜都像。”
这里的语气词“夫”,就假借了“丈夫”之夫,正确的译文应该是“时间像流水飞逝啊,一去不复返”。
古文文学家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分析,“通假字”分为无本字的假借、本有本字的假借、本字后造的假借。如“艸”是“草”的本字,现在“艸”反而成为异体字;“忧戚”之“戚”,原来假借自斧类兵器,后来造了“慼”和“慽”字,“小人常慼慼”简化为了“戚”。
网友调侃,“凭什么古人写错字叫通假字,而现代人写错字只能得到一个叉?”
钱江晚报搜集到的中华书局2018年版《楚辞解译》截图
从“斯人”到“曼曼”,我们争论的到底是什么?
不得不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古文中,生僻读音稀松常见,通假字俯拾皆是。再加上古人热衷“私藏知识”——要知道,古人写文没有标点符号,就连同一篇文章的断句都是众说纷纭。因此,“漫漫”和“曼曼”之争并不只存在于现代出版物之中。
据钱江晚报,最早的《楚辞》抄本作“曼”,唐《文选集注》本、《文选》尤袤刻本作“曼”,《文选》陈八郎本、《文选》六臣注作“漫”,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均注:“曼,一作漫”。
如此说来,有些出版物还原“本字”,有些则选择“造字”,似乎也无可厚非。类似这样的“知识点”还有很多——
杜牧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是读“xie”还是读“xia”?
李白醉后一蹴而就的,到底是“但愿长醉不愿醒”,还是“不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