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署在朝鲜战场的美国F-86“佩刀”战斗机
抗美援朝时期,解放军深深感受到了美国喷气式战机的现实威胁,再加上与苏联商讨出动空军支援作战的过程也不顺利,我们意识到:必须能够自主生产喷气式战斗机,以满足在严峻的周边环境下的国防需求。
借助苏联的帮助,沈阳112厂经过数年攻关,终于在1956年完成了米格-17F战斗机的仿制工作,通过验收后开始着手量产。

▲ 第一架国产米格-17战斗机下线,当时还不叫歼-5
起初,国产的米格-17战机被称作“56式战机”,后来才被空军正式命名为“歼-5”。
而这款战斗机,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种能够大批量自主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