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2)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孔融让梨(图自网络)
十岁时,孔融随父亲到京城。当时的河南尹李膺声名远播,不轻易接见没有身份地位的人,这时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跑到李家大门对门卫说“我是李大人世交好友的儿子”,于是得以见到李鹰。由于李鹰第一次看到孔融,于是便很有礼貌地问他:“你的祖父曾经和我有过交情吗?”孔融镇定自若的回答:“当然,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向您的祖先老子问礼,所以我与您有世交情谊。”在座的宾客都啧啧称奇,当稍晚到的太中大夫陈炜听到这件事后,对孔融说:“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即我们常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了立马回应道:“听您这么说,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河南尹李膺听闻后大笑:“你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十三岁,孔融丧父,悲痛得要人扶才能站起,自此更加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十六岁,为救被抓捕的朋友张俭把他藏在家中,后来东窗事发,与哥哥孔褒一起被抓。被抓时哥哥张褒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孔融才把之前的事情一一告知,并主动把罪状揽到自己身上。哥哥听闻后也表示愿意一同受罚。负责处理这件事的官员就此询问他们的母亲,母亲也认为罪在于她自己。由于一家人都争着认罪,当地官员不好判决,于是向上请示,最后判决的结果是哥哥孔褒有罪,为此孔融名声大噪。
仕途坎坷
凭着这份名气,孔融多次被州推举做官,一开始都拒绝了。后来在司徒杨赐府担任调查官员贪污受贿的工作,因为性子过于耿直、不懂变通得罪司徒杨赐和当地官员,乃至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几乎被何进派剑客追杀,幸亏何进身边人向何进讲述杀死孔融名气过大,杀死他会对自身造成影响,这事才得以了解决。为了表达自己礼贤下士,何进推举孔融为侍御史,升官后的孔融因为和中丞赵舍政见不合,最终托病辞官回家。
又,孔融再次被推举为官,先后做过司空掾、中军候,更是破了当时的升官速度:在职三日,迁虎贲中郎将。
当时正逢董卓乱政,孔融那些“匡正之言”的话依然不得时宜,得罪了董卓,被贬为议郎,此事还不算完结,当北海遭到黄巾军祸乱时,董卓暗中使坏让孔融成为北海相,目的是给他出难题,好出心底一口恶气。
剩下的剧情我们在《三国演义》的第十、十一回中都很熟悉:
孔融成了北海郡的父母官后,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招兵买马、练兵动员……不幸的是,新来乍到的孔融最终不敌挥军二十万的黄巾军首领张饶,被迫无奈只好整顿散兵保朱虚县。在这种境地下,孔融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是兴办学校、推举贤良,风气蔚然。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黄巾军再次来犯,无奈之下派东莱太史慈求救刘备……
黄巾军事了之后,袁绍、曹操把控朝政,左丞相看中孔融名气,意图拉拢,不料被孔融以匡扶汉室的正义理由一怒之下杀了,没错,就是这样杀了左丞相。
气高才疏
《后汉书·卷七十》中这样评价孔融: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意思是孔融虽然心有大志,希望匡扶汉室,可是真才实干没有多少,最终难以成功。我们再看孔融往后的经历便知道大概。
建安元年,孔融被袁绍儿子袁谭讨伐,战争持续时间从春天打到夏天,最终剩下几百人,然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孔融还泰然处之,谈笑自若,不久城被攻破,连妻子也被袁谭抓住,不得已的他出逃东山。
献帝定都许昌,孔融又出来做官了,这次官职是少府,在朝堂上应对皇帝问答时还时不时嘲讽在座大臣是虚有其名。
不久,太傅马日磾因与袁术斗争落败恨恨吐血而死,孔融一人独自为太傅说情,请求朝廷为马日磾正名,虽然目的达到,可是也与袁术一派结下了仇恨。
当时朝廷和社会舆论想恢复肉刑,孔融又一次力排众议:恢复肉刑会使老百姓变成恶人,对社会不好,朝廷这么做是开启一个坏的风气。于是,朝廷又听从了他的建议。
十岁时,孔融随父亲到京城。当时的河南尹李膺声名远播,不轻易接见没有身份地位的人,这时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跑到李家大门对门卫说“我是李大人世交好友的儿子”,于是得以见到李鹰。由于李鹰第一次看到孔融,于是便很有礼貌地问他:“你的祖父曾经和我有过交情吗?”孔融镇定自若的回答:“当然,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向您的祖先老子问礼,所以我与您有世交情谊。”在座的宾客都啧啧称奇,当稍晚到的太中大夫陈炜听到这件事后,对孔融说:“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即我们常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了立马回应道:“听您这么说,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河南尹李膺听闻后大笑:“你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十三岁,孔融丧父,悲痛得要人扶才能站起,自此更加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十六岁,为救被抓捕的朋友张俭把他藏在家中,后来东窗事发,与哥哥孔褒一起被抓。被抓时哥哥张褒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孔融才把之前的事情一一告知,并主动把罪状揽到自己身上。哥哥听闻后也表示愿意一同受罚。负责处理这件事的官员就此询问他们的母亲,母亲也认为罪在于她自己。由于一家人都争着认罪,当地官员不好判决,于是向上请示,最后判决的结果是哥哥孔褒有罪,为此孔融名声大噪。
仕途坎坷
凭着这份名气,孔融多次被州推举做官,一开始都拒绝了。后来在司徒杨赐府担任调查官员贪污受贿的工作,因为性子过于耿直、不懂变通得罪司徒杨赐和当地官员,乃至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几乎被何进派剑客追杀,幸亏何进身边人向何进讲述杀死孔融名气过大,杀死他会对自身造成影响,这事才得以了解决。为了表达自己礼贤下士,何进推举孔融为侍御史,升官后的孔融因为和中丞赵舍政见不合,最终托病辞官回家。
又,孔融再次被推举为官,先后做过司空掾、中军候,更是破了当时的升官速度:在职三日,迁虎贲中郎将。
当时正逢董卓乱政,孔融那些“匡正之言”的话依然不得时宜,得罪了董卓,被贬为议郎,此事还不算完结,当北海遭到黄巾军祸乱时,董卓暗中使坏让孔融成为北海相,目的是给他出难题,好出心底一口恶气。
剩下的剧情我们在《三国演义》的第十、十一回中都很熟悉:
孔融成了北海郡的父母官后,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招兵买马、练兵动员……不幸的是,新来乍到的孔融最终不敌挥军二十万的黄巾军首领张饶,被迫无奈只好整顿散兵保朱虚县。在这种境地下,孔融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是兴办学校、推举贤良,风气蔚然。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黄巾军再次来犯,无奈之下派东莱太史慈求救刘备……
黄巾军事了之后,袁绍、曹操把控朝政,左丞相看中孔融名气,意图拉拢,不料被孔融以匡扶汉室的正义理由一怒之下杀了,没错,就是这样杀了左丞相。
气高才疏
《后汉书·卷七十》中这样评价孔融: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意思是孔融虽然心有大志,希望匡扶汉室,可是真才实干没有多少,最终难以成功。我们再看孔融往后的经历便知道大概。
建安元年,孔融被袁绍儿子袁谭讨伐,战争持续时间从春天打到夏天,最终剩下几百人,然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孔融还泰然处之,谈笑自若,不久城被攻破,连妻子也被袁谭抓住,不得已的他出逃东山。
献帝定都许昌,孔融又出来做官了,这次官职是少府,在朝堂上应对皇帝问答时还时不时嘲讽在座大臣是虚有其名。
不久,太傅马日磾因与袁术斗争落败恨恨吐血而死,孔融一人独自为太傅说情,请求朝廷为马日磾正名,虽然目的达到,可是也与袁术一派结下了仇恨。
当时朝廷和社会舆论想恢复肉刑,孔融又一次力排众议:恢复肉刑会使老百姓变成恶人,对社会不好,朝廷这么做是开启一个坏的风气。于是,朝廷又听从了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