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大军事名著(6)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论持久战》一书,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这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无论军事上还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都很有借鉴意义。毛泽东认为,在我方弱于敌人时或环境不利于我方时应采取持久战的策略,只要采取此策略则必胜。在此情况下要杜绝“投降论”和“速胜论”,因为在敌强于我时这两种论调就不现实,必然导致客观失败。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其实,论持久战这篇论文式的著作,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最突出的地方是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发表的,对抗日战争做了论述,将抗日战争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现在再重读会发现,《论持久战》与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情况完全对应,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足见毛泽东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
九、《战略论:间接路线》,时间:1941年,作者:利德尔·哈特(英国)如果获胜的国家自己也遭到惨重的损失,战后弄得精疲力竭,那么,即使获得最具有决定性的胜利,实际上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利德尔·哈特
利德尔·哈特(1895-1970),英国军事理论家。参加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富勒等人一起提出了坦克、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在《战略论》一书中,他总结了从古希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近30次战争,280多场战役,提出了“间接路线”战略理论。其要点是:一、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手段以求达到政治目的艺术,它所研究的不仅限于兵力的调动,而且要考虑调动的结果。二、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的正确算计、结合和正确运用。战略的目的在于破坏敌人的稳定性,战斗只是达成战略目的的手段之一。
最完美的战略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达到目的的战略”。三、破坏敌人的稳定性的方法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选择抵抗力量最小的路线对敌人实行迂回或前出到敌人后方要比对敌人实行正面进攻更利于破坏敌人的稳定性。真正的间接路线必须同时考虑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四、战略分为战略和大战略两个层次。大战略的目的在于调节或指导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所有资源以求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所以更应该重视整体力量,即财政、外交、商业和道义上的压力。战略则是大战略在较低阶段的运用,只限于研究与战争相关的各种问题。五、作战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散敌人兵力和集中己方兵力,或者说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方法是己方分散,引起敌人分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六、战争有八条原则。一是“根据自己的手段来选择目标。”二是“时刻记住你的目标。”三是“选择一条敌人最想不到的行动路线。
”四是“沿着抵抗力量最小的路线行动。”五是“选择一条可以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路线。”六是“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七是“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实力去实行进攻。”八是“当一次尝试失利后,不要沿同一路线和采取原来部署再次发动攻击”。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开篇中还大段引述中国古代兵学家孙武的格言,可见他的“间接路线”战略深受孙武影响,反应了西方军事理论向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东方兵学的靠拢。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现在再重读会发现,《论持久战》与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情况完全对应,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足见毛泽东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
九、《战略论:间接路线》,时间:1941年,作者:利德尔·哈特(英国)如果获胜的国家自己也遭到惨重的损失,战后弄得精疲力竭,那么,即使获得最具有决定性的胜利,实际上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利德尔·哈特
利德尔·哈特(1895-1970),英国军事理论家。参加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富勒等人一起提出了坦克、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在《战略论》一书中,他总结了从古希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近30次战争,280多场战役,提出了“间接路线”战略理论。其要点是:一、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手段以求达到政治目的艺术,它所研究的不仅限于兵力的调动,而且要考虑调动的结果。二、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的正确算计、结合和正确运用。战略的目的在于破坏敌人的稳定性,战斗只是达成战略目的的手段之一。
最完美的战略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达到目的的战略”。三、破坏敌人的稳定性的方法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选择抵抗力量最小的路线对敌人实行迂回或前出到敌人后方要比对敌人实行正面进攻更利于破坏敌人的稳定性。真正的间接路线必须同时考虑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四、战略分为战略和大战略两个层次。大战略的目的在于调节或指导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所有资源以求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所以更应该重视整体力量,即财政、外交、商业和道义上的压力。战略则是大战略在较低阶段的运用,只限于研究与战争相关的各种问题。五、作战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散敌人兵力和集中己方兵力,或者说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方法是己方分散,引起敌人分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六、战争有八条原则。一是“根据自己的手段来选择目标。”二是“时刻记住你的目标。”三是“选择一条敌人最想不到的行动路线。
”四是“沿着抵抗力量最小的路线行动。”五是“选择一条可以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路线。”六是“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七是“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实力去实行进攻。”八是“当一次尝试失利后,不要沿同一路线和采取原来部署再次发动攻击”。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开篇中还大段引述中国古代兵学家孙武的格言,可见他的“间接路线”战略深受孙武影响,反应了西方军事理论向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东方兵学的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