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马致远简介及生平事迹 马致远是什么朝代的(2)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人物生平:
献诗上龙楼
蒙古定宗五年 1250年前后,正如《青杏子悟迷》中所写的那样,马致远应该是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的 “气概自来诗酒客,风流平昔富豪家”,并像《拨不断九重天》中所写的那样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在大都度过二十年左右的青少年时期。
之后,在至元七年 1270年左右,马致远开始了“二十年漂泊生涯” 《青杏子悟迷》。至元十年 1273年,孛儿只斤真金被立为太子,正如套曲《女冠子枉了闲愁》中所写的那样 “且念鲰生自年幼,写诗曾献上龙楼”,急切地追求功名的马致远似乎曾向孛儿只斤真金献诗,且似因为孛儿只斤真金的关系而曾为官。
至元二十二年 1285年,孛儿只斤真金去世。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的缘故,马致远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
晚节园林趣
元贞年间 1295年初-1297年初,正如贾仲明在挽李时中的《凌波仙》中所写的那样 “元贞书会李时中,马致远、花李郎、红字公,四高贤合捻《黄粱梦》”,马致远参加了“元贞书会”,与李时中、艺人花李郎和红字李二合作创作了《邯郸道省悟黄粱梦》,并和王伯成结为忘年好友。
大德年间 1297年-1307年,经过了半世蹉跎的马致远大概在此时明白了“西村最好幽栖” 《哨遍半世逢场作戏》,于是和《四块玉恬退》中所写的一样 “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开始了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地点可能是杭州。隐居期间,马致远曾与卢挚有过交往。
皇庆二年 1313年,元仁宗恢复科举。大概因此,马致远在至治元年 1321年左右创作了套曲《粉蝶儿至治华夷》来表示对元仁宗的好感。大约在这一套曲完成不久后,马致远便逝世了,时间在泰定元年 1324年秋季前。

马致远简介及生平事迹 马致远是什么朝代的


音乐思想
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学六艺,遵循礼乐,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儒家礼乐思想在其前期音乐生活中起主要作用。中年后,随着自身政治生涯的改变,马致远的音乐思想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其时,马致远专门从事杂剧与散曲创作,无论是抒怀叹世散曲,还是神仙道化杂剧,都流露出明显的道家归隐思想。
儒家礼乐思想
封建社会的文人儒士,自幼学习六艺,注重礼乐对人的塑造,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与乐” 《论语泰伯》,从而达到修身正德、陶冶性情的作用,以备日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庞涓夜走马陵道》。与众多古代士人一样,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恪守儒家礼乐文化,“夙兴夜寐尊师行”,“身潜诗礼且陶情” 《喜春来六艺礼》,但对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认识。而于时代而言,这些认识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其主要表现为:
关于“琴乐”对人的影响,《左传》和《白虎通》等文献从古琴艺术可以调节人的心志出发,认为“琴乐”可以教化人心,以正其德,赋琴以教化作用,却束缚了古琴的艺术审美功能。作为一个传统文人,马致远推崇与喜爱古琴的同时认为音乐具有陶冶情性、调节心情、解闷忘优的作用,比起儒家侧重于古琴礼乐节制观的认识更为全面,更符合“琴乐”艺术的本身特性,具有一定意义。
关于音乐对政治的影响,早在古代就有“亡国之音”之说。但马致远却认识到:音乐本身并不是导致亡国的祸端,而是因为皇帝沉迷于音乐,不理朝政,才会耽误政事,导致国家灭亡。即封建王朝的兴亡主要决定于人事,而不是音乐本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