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介质中光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都会降低,所以运动的带电粒子速度超越光在这种介质中的相速度是可以做到的。这一现象常见于核反应堆的冷却水中,可以用肉眼看到到淡淡的蓝光。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光爆”,其原理与“音爆”类似。
二、1934年切伦科夫首次发现

真空中光速的不可突破限制住了光爆试验的可能,但液体中的光爆现象却早已被发现。1934年切伦科夫发现,超过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粒子(在2.25×10^8米/秒与3×10^8米/秒之间),在透明介质中穿行时会发出一种淡蓝色的微弱可见光,即光爆现象,并因此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