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笛福 笛福简介(2)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笛福游街示众
托利党领袖罗伯特哈利,非常欣赏笛福的才华,在他的干涉下,笛福获得了释放。哈利希望笛福办杂志,影响舆论,以争取民众对他推行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的支持。1704年,笛福创办了《评论》杂志,此后十余年间,他一直往来于英格兰、苏格兰之间,充当罗伯特哈利及其继任者悉尼戈多尔夫的秘密情报员,搜集情报,影响舆论,充当政府的发声筒。哈利送来了一张又一张的支票,笛福夫妻及其七个孩子,因此生活得不错。
哈利与戈多尔夫先后去世,杂志停办。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斯图亚特王朝结束,这一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也结束了,英国大胜,在战争中,反法大同盟军的大将、汉诺威选侯格奥格,因为是安妮女王的表哥,得以继位为英国国王,是为乔治一世,汉诺威王朝建立。
1719年,为了生活,年即近六十的笛福,不得不专业进行小说创作,他根据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一部分经历和自己构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鲁宾森克鲁索》,中文翻译为《鲁宾森漂流记》。小说讲述一个在海难中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大受欢迎,一年之内连出四版,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二、《鲁宾森漂流记续集》
因销路大好,同一年,笛福又写作并出版了《鲁宾森漂流记续集》,主要记述1694到1705这十年间,鲁宾森四处历险的情况。
鲁宾森漂流记续集
这十年,正是威廉三世率领欧洲各国抗击路易十四霸权的时期,不过,鲁宾森前往满清初期的中国,避开了欧洲的战争。
续集从讲述鲁宾森克鲁索的婚后生活开始。已经六十一岁的鲁宾森家产颇丰,生活安定,但是,妻子去世后,彻底打乱了鲁宾森的生活,他觉得农庄的生活完全引不起自己的兴趣,就把农庄租给了别人,回到了伦敦。
在伦敦,鲁宾森遇上了自己已经当上船长的侄子,侄子正要去印度和中国跑一趟,鲁宾森再度出海。
船队经过一番准备后,于1693年1月出发了。他们经过爱尔兰,到达北美的纽方兰,然后驶向加勒比海,于1694年4月到达了鲁宾森曾居住的岛。
鲁宾森解决了留在岛上的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的纠纷,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比如提供食物、分配土地、建立法律和婚姻制度等等,来让他们和睦相处。之后,鲁宾孙驾驶向巴西,再巴西停留一段时间后,又驾驶向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绕过好望角,船队向亚洲进发,行进到波斯湾时,水手又和当地土著发生冲突,损失五人,鲁滨逊反对,于是,水手们趁他在孟加拉下船时发生了哗变,坚决不和他共事。为了平息哗变,鲁宾森告诉侄子自己可以留在岸上,另寻机会回到英国。他在当地居住下来,随一些商船队在马六甲地区做生意赚钱,后来自己买了一艘荷兰商船。
鲁宾森率领船北上,来到台湾停泊,之后继续北上。途中,遇到了一位葡萄牙领港员,在他的带领下,到了南京。鲁宾森在南京遇到了几位天主教传教士,他决定听从传教士的建议,到北京去看看。鲁宾森自陆地前往北京,一路记下自己的观感。他认为中国的军事制度和耕作制度都很落后,工艺品制作技术很高,但人民愚昧自大。到了北京之后他听说了一个商队要前往俄罗斯,就加入了这个商队。
在小说中,此时是满清时期,在《鲁宾森漂流记续集》的英文原著中,的确有Pekin, Nankin这样的称呼,但实际上清代只有京师,没有北京,只有江宁,没有南京,那为什么会有这些称呼呢?
托利党领袖罗伯特哈利,非常欣赏笛福的才华,在他的干涉下,笛福获得了释放。哈利希望笛福办杂志,影响舆论,以争取民众对他推行的英格兰-苏格兰联合政策的支持。1704年,笛福创办了《评论》杂志,此后十余年间,他一直往来于英格兰、苏格兰之间,充当罗伯特哈利及其继任者悉尼戈多尔夫的秘密情报员,搜集情报,影响舆论,充当政府的发声筒。哈利送来了一张又一张的支票,笛福夫妻及其七个孩子,因此生活得不错。
哈利与戈多尔夫先后去世,杂志停办。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斯图亚特王朝结束,这一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也结束了,英国大胜,在战争中,反法大同盟军的大将、汉诺威选侯格奥格,因为是安妮女王的表哥,得以继位为英国国王,是为乔治一世,汉诺威王朝建立。
1719年,为了生活,年即近六十的笛福,不得不专业进行小说创作,他根据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一部分经历和自己构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鲁宾森克鲁索》,中文翻译为《鲁宾森漂流记》。小说讲述一个在海难中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大受欢迎,一年之内连出四版,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二、《鲁宾森漂流记续集》
因销路大好,同一年,笛福又写作并出版了《鲁宾森漂流记续集》,主要记述1694到1705这十年间,鲁宾森四处历险的情况。
鲁宾森漂流记续集
这十年,正是威廉三世率领欧洲各国抗击路易十四霸权的时期,不过,鲁宾森前往满清初期的中国,避开了欧洲的战争。
续集从讲述鲁宾森克鲁索的婚后生活开始。已经六十一岁的鲁宾森家产颇丰,生活安定,但是,妻子去世后,彻底打乱了鲁宾森的生活,他觉得农庄的生活完全引不起自己的兴趣,就把农庄租给了别人,回到了伦敦。
在伦敦,鲁宾森遇上了自己已经当上船长的侄子,侄子正要去印度和中国跑一趟,鲁宾森再度出海。
船队经过一番准备后,于1693年1月出发了。他们经过爱尔兰,到达北美的纽方兰,然后驶向加勒比海,于1694年4月到达了鲁宾森曾居住的岛。
鲁宾森解决了留在岛上的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的纠纷,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比如提供食物、分配土地、建立法律和婚姻制度等等,来让他们和睦相处。之后,鲁宾孙驾驶向巴西,再巴西停留一段时间后,又驾驶向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绕过好望角,船队向亚洲进发,行进到波斯湾时,水手又和当地土著发生冲突,损失五人,鲁滨逊反对,于是,水手们趁他在孟加拉下船时发生了哗变,坚决不和他共事。为了平息哗变,鲁宾森告诉侄子自己可以留在岸上,另寻机会回到英国。他在当地居住下来,随一些商船队在马六甲地区做生意赚钱,后来自己买了一艘荷兰商船。
鲁宾森率领船北上,来到台湾停泊,之后继续北上。途中,遇到了一位葡萄牙领港员,在他的带领下,到了南京。鲁宾森在南京遇到了几位天主教传教士,他决定听从传教士的建议,到北京去看看。鲁宾森自陆地前往北京,一路记下自己的观感。他认为中国的军事制度和耕作制度都很落后,工艺品制作技术很高,但人民愚昧自大。到了北京之后他听说了一个商队要前往俄罗斯,就加入了这个商队。
在小说中,此时是满清时期,在《鲁宾森漂流记续集》的英文原著中,的确有Pekin, Nankin这样的称呼,但实际上清代只有京师,没有北京,只有江宁,没有南京,那为什么会有这些称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