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过年那天是几月几号(2)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从元旦到春节
从古至今,元旦、春节和新年是联在一起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称谓是有区别的。这三个联在一起的“东西”,历史最早的是“元旦”。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元旦指的是夏历 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旺,自此历代相沿未改 《史记》。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记月初一 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 公历1月1日为新年。
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1、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已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如今的人们除了沿袭以往拜年的方式外,又兴起了网络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2、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是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3、贴画鸡
中国民间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称之为贴画鸡,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4、吃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5、吃汤圆
大年初一早晨吃汤圆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一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6、饮屠苏酒
据传,屠苏酒是由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每年腊月,孙思邈总是要分送给众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 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7、给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以上就是2021年过年那天是几月几号的全部内容,喜记得常来有图有真相。
从古至今,元旦、春节和新年是联在一起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称谓是有区别的。这三个联在一起的“东西”,历史最早的是“元旦”。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元旦指的是夏历 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旺,自此历代相沿未改 《史记》。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记月初一 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 公历1月1日为新年。
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1、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已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如今的人们除了沿袭以往拜年的方式外,又兴起了网络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2、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是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3、贴画鸡
中国民间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称之为贴画鸡,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4、吃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5、吃汤圆
大年初一早晨吃汤圆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一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6、饮屠苏酒
据传,屠苏酒是由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每年腊月,孙思邈总是要分送给众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 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7、给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以上就是2021年过年那天是几月几号的全部内容,喜记得常来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