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是怎么回事(3)
2023-03-16 来源:你乐谷
据了解,有关林水实烈士战斗牺牲的事迹,当地部门正在进一步了解核实中。
烈士魂归故里,今后将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林水实烈士的侄孙林艺煜说,爷爷的遗骸虽然没有回到家乡,但林家人世代将以烈士精神为家风家训,教育后代子孙爱国爱乡:“作为烈士的后代,我们也感到很光荣,我们要教育下一代,让爷爷这种爱国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纪念科负责人戴伟国表示,目前,漳州在世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约70人,林水实烈士是他们第一位得知已故的志愿军在异国他乡发现遗物和遗骸的。下一步将广泛宣传烈士事迹,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戴伟国说:“下一步还要进行DNA比对,才能最终确认这个骨骸跟烈士家人是不是吻合。”
志愿军烈士马世贤的籍贯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帮烈士寻亲的消息一发出,当地立即行动起来。
26日,帮志愿军烈士寻亲的消息一经发出,洛阳市委、孟津县委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立即行动搜寻。26日下午,洛阳市孟津县人武部确认马世贤烈士为洛阳孟津向阳村人。洛阳孟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焕文介绍:“我大概一点多钟接到‘寻找家属"的通知。我发到工作群里,朝阳镇很快就说找到人了,我们就联系上了。”
马世贤烈士生于1927年,1950年3月参加革命,1951年4月壮烈牺牲于抗美援朝战场。记者采访了解到:马世贤烈士参军前刚刚新婚,没有留下子女,有两个侄子马玉朝和马玉民,目前都已去世,侄子的后代仍在孟津当地生活。
根据当地文史资料以及退役军人存档资料反复比对,最终确定马世贤烈士目前有两名亲人——侄孙马万营、马万儒。侄孙马万营介绍,从小便听父亲多次提起,自己还有一个二爷爷。马万营说:“听我父亲和我伯伯说,你还有个二爷爷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一直没回来。今天,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
马家世代务农,属于当地的老住户。当年马世贤的父亲马南方知道儿子长眠沙场,痛不欲生,几度消沉,直至临终时还嘱托后辈,一定要把马世贤的遗骸找到,让他“落叶归根”,这些话也成为马家几代人的“心愿”。如今,亲人已经找到,侄孙马万营、马万儒的心情十分激动。马万儒说:“当时老爷子心情很难受,说‘啥时能见到这孩子,骨灰也算,不知道现在在哪’。今天得知这个情况以后,我替老爷子感到高兴。”
马万儒告诉记者,家里保存有马世贤的烈士证和烈属牌。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马世贤烈士未能留下照片和相关遗物,仅有他生前住过的3孔砖箍窑洞,保存尚好。这次寻找马世贤烈士亲属,高效快速的反应,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洛阳对退役老兵资料的整理。据悉,孟津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烈士英名录》整理。洛阳孟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焕文说:“2014年、2015年,把孟津百年英烈统一汇总了,从辛亥革命时期就开始收录。英雄和烈士总共收录了376位。”
“寻亲”消息发出后,安徽芜湖无为市籍志愿军烈士丁祖喜引起了当地极大的关注。相关部门立即展开寻访活动,就在英烈归国的同时,正好寻找到丁祖喜烈士的亲人。
无为籍志愿军烈士丁祖喜“寻亲”的消息发布后,很快,引起了无为市中医院职工丁双的注意。丁双曾花了5年时间,编著了《丁氏宗谱》。“昨天 26日,一直说无为的丁氏烈士要回家,刚好他的字辈祖是第23代,而且是无为的,祖字辈基本上就是我们这套谱上的。”丁双说。
不过,由于丁祖喜烈士的信息有限,查找起来并不容易。丁双说:“我通过word文档检索,这中间出现了一个岔路,网上提供的信息出了问题,说他1921年出生的,检索同名的在1921年出生的,找到了有几十个同名的叫丁祖喜,中间梳理了又发现了,唯独没有出现抗美援朝的历史。”
烈士魂归故里,今后将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林水实烈士的侄孙林艺煜说,爷爷的遗骸虽然没有回到家乡,但林家人世代将以烈士精神为家风家训,教育后代子孙爱国爱乡:“作为烈士的后代,我们也感到很光荣,我们要教育下一代,让爷爷这种爱国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纪念科负责人戴伟国表示,目前,漳州在世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约70人,林水实烈士是他们第一位得知已故的志愿军在异国他乡发现遗物和遗骸的。下一步将广泛宣传烈士事迹,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戴伟国说:“下一步还要进行DNA比对,才能最终确认这个骨骸跟烈士家人是不是吻合。”
志愿军烈士马世贤的籍贯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帮烈士寻亲的消息一发出,当地立即行动起来。
26日,帮志愿军烈士寻亲的消息一经发出,洛阳市委、孟津县委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立即行动搜寻。26日下午,洛阳市孟津县人武部确认马世贤烈士为洛阳孟津向阳村人。洛阳孟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焕文介绍:“我大概一点多钟接到‘寻找家属"的通知。我发到工作群里,朝阳镇很快就说找到人了,我们就联系上了。”
马世贤烈士生于1927年,1950年3月参加革命,1951年4月壮烈牺牲于抗美援朝战场。记者采访了解到:马世贤烈士参军前刚刚新婚,没有留下子女,有两个侄子马玉朝和马玉民,目前都已去世,侄子的后代仍在孟津当地生活。
根据当地文史资料以及退役军人存档资料反复比对,最终确定马世贤烈士目前有两名亲人——侄孙马万营、马万儒。侄孙马万营介绍,从小便听父亲多次提起,自己还有一个二爷爷。马万营说:“听我父亲和我伯伯说,你还有个二爷爷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一直没回来。今天,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
马家世代务农,属于当地的老住户。当年马世贤的父亲马南方知道儿子长眠沙场,痛不欲生,几度消沉,直至临终时还嘱托后辈,一定要把马世贤的遗骸找到,让他“落叶归根”,这些话也成为马家几代人的“心愿”。如今,亲人已经找到,侄孙马万营、马万儒的心情十分激动。马万儒说:“当时老爷子心情很难受,说‘啥时能见到这孩子,骨灰也算,不知道现在在哪’。今天得知这个情况以后,我替老爷子感到高兴。”
马万儒告诉记者,家里保存有马世贤的烈士证和烈属牌。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马世贤烈士未能留下照片和相关遗物,仅有他生前住过的3孔砖箍窑洞,保存尚好。这次寻找马世贤烈士亲属,高效快速的反应,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洛阳对退役老兵资料的整理。据悉,孟津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烈士英名录》整理。洛阳孟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焕文说:“2014年、2015年,把孟津百年英烈统一汇总了,从辛亥革命时期就开始收录。英雄和烈士总共收录了376位。”
“寻亲”消息发出后,安徽芜湖无为市籍志愿军烈士丁祖喜引起了当地极大的关注。相关部门立即展开寻访活动,就在英烈归国的同时,正好寻找到丁祖喜烈士的亲人。
无为籍志愿军烈士丁祖喜“寻亲”的消息发布后,很快,引起了无为市中医院职工丁双的注意。丁双曾花了5年时间,编著了《丁氏宗谱》。“昨天 26日,一直说无为的丁氏烈士要回家,刚好他的字辈祖是第23代,而且是无为的,祖字辈基本上就是我们这套谱上的。”丁双说。
不过,由于丁祖喜烈士的信息有限,查找起来并不容易。丁双说:“我通过word文档检索,这中间出现了一个岔路,网上提供的信息出了问题,说他1921年出生的,检索同名的在1921年出生的,找到了有几十个同名的叫丁祖喜,中间梳理了又发现了,唯独没有出现抗美援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