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年 同一树洞再现野生熊猫幼崽,第一只放归野外大熊猫发生不幸(3)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资料图:大熊猫“和盛”
被发现时,“和盛”尸体右肩、右耳及右后肢等具有明显外伤。通过临床解剖等多种诊断手段,最终确认“和盛”是由于遭受不明动物攻击,造成全身性细菌感染而死于败血症。
《通报》指出,就在确认死亡前两周的9月11日,研究人员在野外观察到“和盛”时,发现其体重、健康状况都良好。文章认为,这说明在进入野外环境下两个多月后,“和盛”已完全达到独立的自行野外采食和饮水等生存活动。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于2014年开展了圈养大熊猫野化训练研究工作。大熊猫“和盛”和(谱系号876,雄性)和“倩倩”(谱系号881,雌性)是第一批野化放归个体,首次采用了人工辅助软放归野化训练的方法。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
《通报》称,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放归和其他异地保护指南》,软放归较硬放归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基于研究基地大熊猫经过多代圈养的特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开展的大量有关大熊猫近源种,如美洲黑熊、棕熊等的野外放归经验,采用人工辅助野化训练的软放归方式进行训练是有必要的。
“和盛”和“倩倩”分别经历了熊猫基地、熊猫谷、栗子坪野化放归适应场和野外环境等四个环境的训练。《通报》称,“每一阶段都是在经过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2016年3月,大熊猫“和盛”和“倩倩”在通过了熊猫基地和熊猫谷阶段的野化适应训练后,进入栗子坪野化训练场。
2016年6月,在成都召开了专家研讨会,认为大熊猫“和盛”和“倩倩”采新的训练方法,达到了独立寻找食物、水源、避险等能力,亦保持了良好的健康状况,具有较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应尽快将他们带到栗子坪保护区野外环境下进一步培训;同时,建议选择合适地点放归自然。
2016年7月,两只大进入野外环境下进行训练。但2016年9月底,“和盛”确认死亡。
而“倩倩”在经过三个月完全野外环境下的生存训练后,考虑其在冬季野外条件下适应性可能出现问题,自2016年9月再次进入石棉栗子坪放归适应场进行训练。“在此期间,‘倩倩’完全自主采食野生竹类,目前,健康状况良好。”《通报》写道。
“我国大熊猫野化放归尚处于探索阶段。”《通报》称,由于动物在复杂的野外环境里要采取一定的生存策略,因此,通常情况下,放归野外的圈养动物成功率很低。野生动物放归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能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如果以不少于500只个体作为可持续生存野生种群的标准,那么,仅约11% 的物种放归项目达到了这一目标。
中国自2006年正式启动大熊猫野化放归项目,“和盛”的遭遇并不是孤例。2006年4月28日,经历近三年的野外驯化后,大熊猫“祥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臭水沟区域被放归自然。2007年2月19日下午,“祥祥”的尸体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转经沟区域的雪地上被发现,死因为与野生大熊猫发生过打斗,在逃跑过程中高处摔落最终休克、死亡。2014年10月14日,大熊猫“雪雪”被放归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23日死亡。
死亡事件为大熊猫野化放归项目蒙上了阴影。此次发布的《通报》写道,人工圈养大熊猫野放研究被认为是一项科学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鉴于目前我国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属于科学探索的实验阶段,需要通过逐步过渡培训、放归试验、科研数据采集和野外生存环境监测等诸多阶段的工作和步骤后才得以实现真正的野外放归。■
被发现时,“和盛”尸体右肩、右耳及右后肢等具有明显外伤。通过临床解剖等多种诊断手段,最终确认“和盛”是由于遭受不明动物攻击,造成全身性细菌感染而死于败血症。
《通报》指出,就在确认死亡前两周的9月11日,研究人员在野外观察到“和盛”时,发现其体重、健康状况都良好。文章认为,这说明在进入野外环境下两个多月后,“和盛”已完全达到独立的自行野外采食和饮水等生存活动。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于2014年开展了圈养大熊猫野化训练研究工作。大熊猫“和盛”和(谱系号876,雄性)和“倩倩”(谱系号881,雌性)是第一批野化放归个体,首次采用了人工辅助软放归野化训练的方法。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
《通报》称,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放归和其他异地保护指南》,软放归较硬放归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基于研究基地大熊猫经过多代圈养的特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开展的大量有关大熊猫近源种,如美洲黑熊、棕熊等的野外放归经验,采用人工辅助野化训练的软放归方式进行训练是有必要的。
“和盛”和“倩倩”分别经历了熊猫基地、熊猫谷、栗子坪野化放归适应场和野外环境等四个环境的训练。《通报》称,“每一阶段都是在经过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2016年3月,大熊猫“和盛”和“倩倩”在通过了熊猫基地和熊猫谷阶段的野化适应训练后,进入栗子坪野化训练场。
2016年6月,在成都召开了专家研讨会,认为大熊猫“和盛”和“倩倩”采新的训练方法,达到了独立寻找食物、水源、避险等能力,亦保持了良好的健康状况,具有较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应尽快将他们带到栗子坪保护区野外环境下进一步培训;同时,建议选择合适地点放归自然。
2016年7月,两只大进入野外环境下进行训练。但2016年9月底,“和盛”确认死亡。
而“倩倩”在经过三个月完全野外环境下的生存训练后,考虑其在冬季野外条件下适应性可能出现问题,自2016年9月再次进入石棉栗子坪放归适应场进行训练。“在此期间,‘倩倩’完全自主采食野生竹类,目前,健康状况良好。”《通报》写道。
“我国大熊猫野化放归尚处于探索阶段。”《通报》称,由于动物在复杂的野外环境里要采取一定的生存策略,因此,通常情况下,放归野外的圈养动物成功率很低。野生动物放归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能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如果以不少于500只个体作为可持续生存野生种群的标准,那么,仅约11% 的物种放归项目达到了这一目标。
中国自2006年正式启动大熊猫野化放归项目,“和盛”的遭遇并不是孤例。2006年4月28日,经历近三年的野外驯化后,大熊猫“祥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臭水沟区域被放归自然。2007年2月19日下午,“祥祥”的尸体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转经沟区域的雪地上被发现,死因为与野生大熊猫发生过打斗,在逃跑过程中高处摔落最终休克、死亡。2014年10月14日,大熊猫“雪雪”被放归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23日死亡。
死亡事件为大熊猫野化放归项目蒙上了阴影。此次发布的《通报》写道,人工圈养大熊猫野放研究被认为是一项科学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鉴于目前我国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属于科学探索的实验阶段,需要通过逐步过渡培训、放归试验、科研数据采集和野外生存环境监测等诸多阶段的工作和步骤后才得以实现真正的野外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