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奥密克戎为什么不值得恐慌?(4)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还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对南非有关地方来的人员进行防控。
李兰娟:中国既不麻痹大意,也不必要恐慌
奥密克戎为什么要密切关注?危害性有多大?目前我国的疫苗针对该变异毒株是否有效?记者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问:世界卫生组织将Omicron变异株确定为需要密切关注毒株,这意味着什么?
李兰娟院士: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召开会议,讨论南非新变种病毒B.1.1.529,并列为“值得关注”。B.1.1.529最初于11月11日在南非邻国博茨瓦纳首次发现。根据现有病毒学分析数据,南非豪登省 90% 的新冠感染病例可能已经是这种变异毒株,而且它“可能已经存在于南非的大多数省份”。从B.1.1.529首次报告到成为南非部分省份的流行的优势株的时间不足半个月,表明Omicron变异株在人群中的传播效率较高,也正是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将Omicron变异株确定为需要密切关注毒株,这意味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它可能具有更高的传播力,或者提高重症风险,或者降低目前诊断、疫苗和疗法的有效性。
问:目前来看,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有多大,是否可以明确?
李兰娟院士:目前关于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研究和报道较少,世界卫生组织将Omicron变异株确定为需要密切关注毒株的目的,也是建议各国加强对Omicron的测序、监控、以及流行病学追踪。病毒变异是客观规律,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是介导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关键蛋白,也是疫苗设计的主要靶点分子,病毒为了适应环境和人体,更好生存下来,会发生变异甚至进化,有可能增强传播力和毒力,增加致病性,但变异也可能相反减弱致病性,判断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去评估。
问:Omicron变异株传播速度快,已在南非、比利时、中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是否需要发生一些改变?
李兰娟院士:中国通过两年抗疫,己成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防输入的精准经验,中国既不麻痹大意,也不必要恐慌。但仍需继续加强境外输入人员的精准管理,特别是对来自疫情严重的国家的人员要强化核酸检测,实现闭环管理;此外要加强进口货物的检测和管理,同时加强从事进出口如物流、海关和冷链工作人群的健康监测力度,确保第一时间阻断进口“物传人”的链条。
问:目前来看Omicron变异株是否会影响我国接种疫苗的有效性?
李兰娟院士:冠状病毒有2.99万多个碱基,目前30多个变异,还不算大,不必惊慌,要继续加强监测和测序。病毒变异可降低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的保护作用,但疫苗的作用应该还存在,目前对Omicron变异株还知之甚少,评估其传染力,致病力和对疫苗影响仍需要时间。此外,病毒一直都在变异,我们应该持续性加强针对新冠新变异株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问:针对Omicron变异株,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李兰娟院士:我国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已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要继续坚持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策略,同时加强对变异毒株的监测。针对新出现的变异株,民众不需要特别担心,普通老百姓要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坚持非必须不出境,减少不必要出行;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张文宏:目前对中国不会产生大影响
李兰娟:中国既不麻痹大意,也不必要恐慌
奥密克戎为什么要密切关注?危害性有多大?目前我国的疫苗针对该变异毒株是否有效?记者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问:世界卫生组织将Omicron变异株确定为需要密切关注毒株,这意味着什么?
李兰娟院士: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召开会议,讨论南非新变种病毒B.1.1.529,并列为“值得关注”。B.1.1.529最初于11月11日在南非邻国博茨瓦纳首次发现。根据现有病毒学分析数据,南非豪登省 90% 的新冠感染病例可能已经是这种变异毒株,而且它“可能已经存在于南非的大多数省份”。从B.1.1.529首次报告到成为南非部分省份的流行的优势株的时间不足半个月,表明Omicron变异株在人群中的传播效率较高,也正是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将Omicron变异株确定为需要密切关注毒株,这意味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它可能具有更高的传播力,或者提高重症风险,或者降低目前诊断、疫苗和疗法的有效性。
问:目前来看,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有多大,是否可以明确?
李兰娟院士:目前关于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研究和报道较少,世界卫生组织将Omicron变异株确定为需要密切关注毒株的目的,也是建议各国加强对Omicron的测序、监控、以及流行病学追踪。病毒变异是客观规律,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是介导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关键蛋白,也是疫苗设计的主要靶点分子,病毒为了适应环境和人体,更好生存下来,会发生变异甚至进化,有可能增强传播力和毒力,增加致病性,但变异也可能相反减弱致病性,判断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去评估。
问:Omicron变异株传播速度快,已在南非、比利时、中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是否需要发生一些改变?
李兰娟院士:中国通过两年抗疫,己成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防输入的精准经验,中国既不麻痹大意,也不必要恐慌。但仍需继续加强境外输入人员的精准管理,特别是对来自疫情严重的国家的人员要强化核酸检测,实现闭环管理;此外要加强进口货物的检测和管理,同时加强从事进出口如物流、海关和冷链工作人群的健康监测力度,确保第一时间阻断进口“物传人”的链条。
问:目前来看Omicron变异株是否会影响我国接种疫苗的有效性?
李兰娟院士:冠状病毒有2.99万多个碱基,目前30多个变异,还不算大,不必惊慌,要继续加强监测和测序。病毒变异可降低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的保护作用,但疫苗的作用应该还存在,目前对Omicron变异株还知之甚少,评估其传染力,致病力和对疫苗影响仍需要时间。此外,病毒一直都在变异,我们应该持续性加强针对新冠新变异株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问:针对Omicron变异株,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李兰娟院士:我国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已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要继续坚持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策略,同时加强对变异毒株的监测。针对新出现的变异株,民众不需要特别担心,普通老百姓要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坚持非必须不出境,减少不必要出行;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张文宏:目前对中国不会产生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