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从未远去丰碑永存人间,英雄永远的丰碑(13)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搬运过程
为了保险起见,工人用鞍山钢铁厂生产的无缝钢管初坯代替圆木。在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石料终于一点一点地向山脚滚移下去。8月19日,大石料起运,30公里路程运石队伍整整走了34天。
在青岛车站,对大石料进行了第三次加工,石料中间厚度缩减为87厘米,两端厚度减为79厘米,重量减为94吨。
从1953年10月6日起运,承载着百吨大石料的火车,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向北京。沿途曾经过3个道路狭窄的小村庄,需拆除民房5间。村民们听说是建纪念碑的石料通过,不等动员就把房屋拆除了。
1953年10月13日,当时的北京前门西站鞭炮齐鸣,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缓缓驶进车站。10月16日,碑心石运抵天安门广场。经过雕琢加工,碑心石“瘦身”到了60吨。整块碑心石从1953年4月1日动工开采到运输抵京,历时7个半月,先后有7116名工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河北曲阳民间石匠完成浮雕雕刻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镶嵌着十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八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事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此外,在北面正中“胜利渡长江”的两侧还有两幅装饰性作品“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一共雕刻了170多个人物。
这些浮雕原来计划请苏联专家雕刻,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在北京市政府工作的河北曲阳人刘汉章夜不能寐。对家乡雕刻技艺满怀信心的他,走进了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的办公室,陈述了曲阳雕塑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建议由曲阳石匠代替苏联专家完成雕刻任务,并推荐了精于雕刻的古董商冉景文。
经慎重考察了解,薛子正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议:由曲阳雕刻艺人来承担浮雕雕刻任务。很快,纪念碑兴建委员会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向周恩来总理作了专题汇报。周总理听了汇报后高兴地说:人民英雄纪念碑,理应由人民来雕造。并批示,立即挑选一批技艺精湛的曲阳石匠进京,到中央美院进行培训,同时与雕塑家们交流技艺,做好浮雕雕刻的一切准备工作。
雕刻师刘秉杰回忆,隆冬季节,周总理在施工现场看到曲阳石匠们在冰天雪地里作业,手冻裂了,口子处在流血,当场指示指挥部领导在工地四周搭建起高大席棚,冬天挡风、夏天遮阳。并且要求每人每天供应2两白酒,以驱寒解乏,并要求每天下午必须按时发放,一定要看着石匠把酒喝下去。
纪念碑建成后,在周总理的具体关怀下,以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工程的百余名曲阳石匠为骨干力量,成立了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由此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代雕刻艺术队伍的骨干力量,也为民间雕刻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难得的精品。细细品味,气壮山河的时代巨浪,都凝聚在史诗般的建筑里,气象万千,今日思之仍激动不已。”著名建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评价说。
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座永远的丰碑!
(选自《新湘评论》)
为了保险起见,工人用鞍山钢铁厂生产的无缝钢管初坯代替圆木。在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石料终于一点一点地向山脚滚移下去。8月19日,大石料起运,30公里路程运石队伍整整走了34天。
在青岛车站,对大石料进行了第三次加工,石料中间厚度缩减为87厘米,两端厚度减为79厘米,重量减为94吨。
从1953年10月6日起运,承载着百吨大石料的火车,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向北京。沿途曾经过3个道路狭窄的小村庄,需拆除民房5间。村民们听说是建纪念碑的石料通过,不等动员就把房屋拆除了。
1953年10月13日,当时的北京前门西站鞭炮齐鸣,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缓缓驶进车站。10月16日,碑心石运抵天安门广场。经过雕琢加工,碑心石“瘦身”到了60吨。整块碑心石从1953年4月1日动工开采到运输抵京,历时7个半月,先后有7116名工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河北曲阳民间石匠完成浮雕雕刻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镶嵌着十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八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事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此外,在北面正中“胜利渡长江”的两侧还有两幅装饰性作品“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一共雕刻了170多个人物。
这些浮雕原来计划请苏联专家雕刻,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在北京市政府工作的河北曲阳人刘汉章夜不能寐。对家乡雕刻技艺满怀信心的他,走进了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的办公室,陈述了曲阳雕塑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建议由曲阳石匠代替苏联专家完成雕刻任务,并推荐了精于雕刻的古董商冉景文。
经慎重考察了解,薛子正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提出建议:由曲阳雕刻艺人来承担浮雕雕刻任务。很快,纪念碑兴建委员会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向周恩来总理作了专题汇报。周总理听了汇报后高兴地说:人民英雄纪念碑,理应由人民来雕造。并批示,立即挑选一批技艺精湛的曲阳石匠进京,到中央美院进行培训,同时与雕塑家们交流技艺,做好浮雕雕刻的一切准备工作。
雕刻师刘秉杰回忆,隆冬季节,周总理在施工现场看到曲阳石匠们在冰天雪地里作业,手冻裂了,口子处在流血,当场指示指挥部领导在工地四周搭建起高大席棚,冬天挡风、夏天遮阳。并且要求每人每天供应2两白酒,以驱寒解乏,并要求每天下午必须按时发放,一定要看着石匠把酒喝下去。
纪念碑建成后,在周总理的具体关怀下,以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工程的百余名曲阳石匠为骨干力量,成立了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由此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代雕刻艺术队伍的骨干力量,也为民间雕刻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难得的精品。细细品味,气壮山河的时代巨浪,都凝聚在史诗般的建筑里,气象万千,今日思之仍激动不已。”著名建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评价说。
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座永远的丰碑!
(选自《新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