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暴露于蓝光会加速衰老是怎么回事,关于蓝光会加速衰老吗的新消息。(2)
2023-03-15 来源:你乐谷
更出人意料的是,实验中有一些眼睛没发育好的突变体果蝇,即便是这些眼盲的果蝇也表现出脑损伤和运动能力受损,这意味着蓝光的危害不一定只能通过眼睛,只要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就能受到伤害。
蓝光还会影响人的睡眠
不过,最新研究毕竟不是对人的直接研究。蓝光是否也在造成人的衰老或大脑神经退化?如果是,那多少量分别对应怎样的风险?这些问题尚且不为人知。但即便如此,蓝光对人的其他风险已经有一定证据,最明显的是会影响人的睡眠,以及通过干扰人的昼夜节律,增加一些疾病的风险。
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许多生理、内分泌等周期都是大约24小时。人体内部的生物钟以很高的精确度使生理机能适应一天中的不同阶段,包括调节行为、睡眠、激素水平、体温和新陈代谢等。
对于睡眠而言,伴随着白天、黑夜的交替,人体内一种自然生成的激素褪黑激素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光线的影响,白天很亮的时候会抑制它的分泌,天黑的时候会开始分泌,促进人睡眠。黑夜中的人造光亮显然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影响了人的睡眠。虽然任何一种光都能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但这其中的蓝光影响尤其大。
因此,2018年,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科学家曾专门研究过阻断夜间的蓝光后,对治疗失眠会有怎样的效果。研究人员让两组有失眠症状的人分别戴琥珀色和透明镜片的眼镜,琥珀色眼镜可以过滤蓝光。经过连续七天在睡觉前两小时戴眼镜的实验,结果显示,戴防蓝光的琥珀色眼镜的人睡眠时间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了。这一研究发表在《精神病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上。
原理并不复杂,通过减少蓝光,就极大地减少了夜间人造光源对褪黑激素分泌生成的影响。反观现实生活,蓝光对睡眠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夜间长时间开着的灯,持续盯着的手机、电脑屏幕,都可能成为睡觉的障碍。而一旦睡觉不足,作息混乱,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就会升高。已经有研究间接地将蓝光与肥胖、癌症等联系起来。
科技进步在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比如灯,现在使用很普遍的LED灯,虽然比以前的白炽灯更节能,但也产生了更多的蓝光。连同近十年来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就蓝光问题,今天的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
结合最新研究,保护自己免受过量蓝光,不仅能有助于睡眠,还可能在减缓衰老,保护大脑神经等方面有一定益处。力所能及地采取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首先就是减少使用电子屏幕时间。这样既可以缓解视力
疲劳,也能减少来自人工蓝光的危害。特别是晚上的时候,临睡觉前的两三个小时,应逐步减少使用手机、电脑等,更不宜关了灯之后继续躺在床上玩手机。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会以睡不着又无聊为由躺在床上玩手机,其实,越玩只会越睡不着。
改变光的颜色或亮度也是一种办法。夜间的时候用暗红色的灯,或者在临睡觉前用暗一点的灯,能减少灯对昼夜节律的破坏。现在一些手机、电脑里可能会有护眼
模式或者防蓝光模式,有需要的话,可以开启设置,一些网页或App也有提供类似夜间模式的设置,在晚上时打开设置,降低亮度,也能有所帮助。
再者,就是使用诸如琥珀色防蓝光眼镜这样的装备,去主动防御,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最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特雷弗·纳什(Trevor R. Nash)还期待,未来手机或许可以根据感知到的使用情况自动对显示屏进行调节,这样可以减轻电子设备对健康的风险。
当然,还要充分利用阳光。白天的时候将自己暴露在阳光下,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昼夜节律,既有利于白天时保持清醒,也有助于晚上睡觉。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是一条很有用的健康指南。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蓝光还会影响人的睡眠
不过,最新研究毕竟不是对人的直接研究。蓝光是否也在造成人的衰老或大脑神经退化?如果是,那多少量分别对应怎样的风险?这些问题尚且不为人知。但即便如此,蓝光对人的其他风险已经有一定证据,最明显的是会影响人的睡眠,以及通过干扰人的昼夜节律,增加一些疾病的风险。
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许多生理、内分泌等周期都是大约24小时。人体内部的生物钟以很高的精确度使生理机能适应一天中的不同阶段,包括调节行为、睡眠、激素水平、体温和新陈代谢等。
对于睡眠而言,伴随着白天、黑夜的交替,人体内一种自然生成的激素褪黑激素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光线的影响,白天很亮的时候会抑制它的分泌,天黑的时候会开始分泌,促进人睡眠。黑夜中的人造光亮显然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影响了人的睡眠。虽然任何一种光都能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但这其中的蓝光影响尤其大。
因此,2018年,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科学家曾专门研究过阻断夜间的蓝光后,对治疗失眠会有怎样的效果。研究人员让两组有失眠症状的人分别戴琥珀色和透明镜片的眼镜,琥珀色眼镜可以过滤蓝光。经过连续七天在睡觉前两小时戴眼镜的实验,结果显示,戴防蓝光的琥珀色眼镜的人睡眠时间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了。这一研究发表在《精神病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上。
原理并不复杂,通过减少蓝光,就极大地减少了夜间人造光源对褪黑激素分泌生成的影响。反观现实生活,蓝光对睡眠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夜间长时间开着的灯,持续盯着的手机、电脑屏幕,都可能成为睡觉的障碍。而一旦睡觉不足,作息混乱,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就会升高。已经有研究间接地将蓝光与肥胖、癌症等联系起来。
科技进步在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比如灯,现在使用很普遍的LED灯,虽然比以前的白炽灯更节能,但也产生了更多的蓝光。连同近十年来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就蓝光问题,今天的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
结合最新研究,保护自己免受过量蓝光,不仅能有助于睡眠,还可能在减缓衰老,保护大脑神经等方面有一定益处。力所能及地采取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首先就是减少使用电子屏幕时间。这样既可以缓解视力
疲劳,也能减少来自人工蓝光的危害。特别是晚上的时候,临睡觉前的两三个小时,应逐步减少使用手机、电脑等,更不宜关了灯之后继续躺在床上玩手机。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会以睡不着又无聊为由躺在床上玩手机,其实,越玩只会越睡不着。
改变光的颜色或亮度也是一种办法。夜间的时候用暗红色的灯,或者在临睡觉前用暗一点的灯,能减少灯对昼夜节律的破坏。现在一些手机、电脑里可能会有护眼
模式或者防蓝光模式,有需要的话,可以开启设置,一些网页或App也有提供类似夜间模式的设置,在晚上时打开设置,降低亮度,也能有所帮助。
再者,就是使用诸如琥珀色防蓝光眼镜这样的装备,去主动防御,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最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特雷弗·纳什(Trevor R. Nash)还期待,未来手机或许可以根据感知到的使用情况自动对显示屏进行调节,这样可以减轻电子设备对健康的风险。
当然,还要充分利用阳光。白天的时候将自己暴露在阳光下,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昼夜节律,既有利于白天时保持清醒,也有助于晚上睡觉。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是一条很有用的健康指南。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