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价值1.8亿毕加索名画被撕什么情况?艺术得靠被毁才能上热搜吗?(3)

2023-03-14 来源:你乐谷
780万英镑,约合7471万元人民币。
  上海一家美术馆工作人员回忆,多年前曾有展览作品被观众损坏。“有个小朋友奔跑中打破了玻璃柜,导致里面的展品全部碎掉,但由于是小朋友,没有追究赔偿责任。”举办展览之前,美术馆一般会为每件作品购买保险
,倘若发生损坏,可由保险公司理赔。然而,不论是否存在金钱上的损失,作品被损坏,终究会让美术馆声誉受到影响。
  在美术馆展厅中,通常会配备一到两名保安,24小时轮番值守。不少美术馆也会在作品前设置1米线,即便这样,也无法完全避免意外的发生。“美术馆没法做到每幅作品前都有保安,难免顾此失彼。1米线其实只是象征性地拦一下,而且国外很多1米线离地仅20厘米,它拦住的是本身就不会去破坏作品的那些人。”这名工作人员说。
  此前,上海玻璃艺术博物馆也曾发生“熊孩子”毁坏展品事件,从现场监控来看,两个熊孩子直接冲进了1米线护栏,用力摇晃和拉扯展品。这也证明了1米线的作用更多是提醒观众文明观展。“一般贵重作品会有特别安保措施。但也有艺术家要求不拉1米线,希望跟观众更亲近。”
  那么,美术馆应该优先保障作品安全
还是观众体验?“其实两方不可偏废,艺术品隔了一层玻璃看肯定不舒服,美术馆的服务对象是参观者,不能像防贼一样防观众,美术馆本就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但尊重展出的每一件艺术品,也是社会的基本公德。”艺术评论人、策展人施瀚涛介绍,历史上有意破坏名画的事件很多,有些出于个人喜好,也有政治、宗教、道德等因素。比如塞拉诺的摄影
作品《尿浸基督》在展出时,就曾被很多人扔臭鸡蛋。
  “要在美术馆破坏一件作品太容易了。”去年,施瀚涛也参观过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现那里和欧美其他美术馆一样,只有少数特别珍贵的作品才有玻璃罩保护。“凑得太近的话会有警报,或者保安提醒,但很多作品都是裸展。”
  “对艺术要有基本的尊重”
  前几天,施瀚涛去上博看了“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对安保措施印象很深:“我看到有位女士轻轻触摸了一下作品,保安看到后立刻阻止,而且告诉她先不要离开,需要找专家确认一下作品是否发生损害。这样的保护很专业。”
  “有人说美术馆就是一面社会的镜子。” 施瀚涛认为,许多观众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看不懂,或者不同意作品的含义,就回到家中上网对其进行粗俗的言语攻击,这和在美术馆中撕掉它的行为是相似的,“对艺术要有基本的尊重”。
  撕掉毕加索画的行为,让施瀚涛想到前不久发生的一件热点新闻
。在苏富比的一场拍卖
中,英国涂鸦
艺术家班克斯的名作《女孩与气球》画作以104.2万英镑成交后,又在众目睽睽下被切割成碎片。据说,炮制这一切的就是艺术家本人。“也许这样的行为比撕掉毕加索更适合佐证‘艺术品最大的价值,就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的观点。艺术家选择这样特别的场合来反思经典艺术,反思艺术市场,前提是这是他本人的作品,而不是撕掉别人的。”
  “美术馆是‘弱势’一方,只能加强安保管理和完善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说,美术馆除了加强安保外,还会启动风险分散机制,除了给展品购买保险外,还需要买公众责任险。“比如观众在美术馆中意外跌倒,造成展品损坏,可以通过公众责任险理赔,但这一点往往被许多美术馆忽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