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解读为何取消中风险区(3)
2023-03-14 来源:你乐谷
解除程序
按照“谁封控、谁解除”的工作原则,由各县(市)区制定风险区域解除方案,对拟解除的风险区域,需组织专家研究会商,确保符合上述条件,由属地县(市)区指挥部组织实施;
县(市)区应提前1天组织开展中、高风险区域解除自查,对照管控要求提交自查报告(人员健康监测台账、人员核酸检测记录、外环境采样核酸检测情况、消毒工作记录和评价报告),连同解除申请等材料盖章后,报市指挥部。
对拟解除的风险区域,按原报告途径逐级予以报备解除,并通过正式渠道向社会公布。
高、中风险区域降为低风险区后,倡导风险区域内人员3天内不聚集、不远足,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管理。
此外,降为低风险区后第3天,对风险区域内所有人进行一轮核酸筛查,包括新进人员。
问:高风险区的居民如何防护?
1.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2.保持居室通风。每日上午、下午各通风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温度适宜时,可使窗户常开。
3.居家开门取物品、扔垃圾等环节应规范佩戴口罩,开门前后做好手部卫生。
4.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水封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5.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垃圾袋要扎紧封口,并对其外表进行消毒后置于门口。
6.保持良好心态。不焦虑、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同时,要保证营养充足,宅家不要熬夜,要保证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问:中风险区的居民怎么做好个人防护?
1.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2.中风险区居民“人不出区、错峰取物”,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严禁在区域范围内任何场所进行聚众打牌等聚集性活动。
3.进行核酸检测时,应服从安排,全程佩戴好口罩,严格保持1米及以上距离,并避免触碰外界环境。采集后立即戴好口罩,不在采集地点逗留。
4.收取快递或物资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并对外包装做预防性消毒,拆封后的外包装放入集中收集点。事后做好手卫生。
对于集中隔离人员,在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后,建议继续实行3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一般要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不得与非解除对象家人接触,原则上不外出活动。居家期间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解除对象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管理,每日报备所在社区,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若出现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即使十分轻微,也应立即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和隔离观察情况,便于及时诊断,不存侥幸心理。
福州疾控专家郑霄雁呼吁——
“处在高风险区的居家隔离人员和集中隔离人员要养蓄好身体、舒展好心态、调整好情绪,严格遵守各项隔离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做好各项隔离防控工作。”
“目前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当您接受医学观察‘静下来’‘停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早已‘动起来’‘跑起来’了。在这关键时刻,希望您能坚持!坚持!再坚持!”
“无数抗疫一线人员已多日不休,多日没有回到过自己温暖的家,正在倾尽全力筑起疫情防控的‘城墙’,希望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坚持到底,共同迎接胜利早日到来。”(记者 林文婧)
按照“谁封控、谁解除”的工作原则,由各县(市)区制定风险区域解除方案,对拟解除的风险区域,需组织专家研究会商,确保符合上述条件,由属地县(市)区指挥部组织实施;
县(市)区应提前1天组织开展中、高风险区域解除自查,对照管控要求提交自查报告(人员健康监测台账、人员核酸检测记录、外环境采样核酸检测情况、消毒工作记录和评价报告),连同解除申请等材料盖章后,报市指挥部。
对拟解除的风险区域,按原报告途径逐级予以报备解除,并通过正式渠道向社会公布。
高、中风险区域降为低风险区后,倡导风险区域内人员3天内不聚集、不远足,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管理。
此外,降为低风险区后第3天,对风险区域内所有人进行一轮核酸筛查,包括新进人员。
问:高风险区的居民如何防护?
1.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2.保持居室通风。每日上午、下午各通风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温度适宜时,可使窗户常开。
3.居家开门取物品、扔垃圾等环节应规范佩戴口罩,开门前后做好手部卫生。
4.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水封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5.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垃圾袋要扎紧封口,并对其外表进行消毒后置于门口。
6.保持良好心态。不焦虑、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同时,要保证营养充足,宅家不要熬夜,要保证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问:中风险区的居民怎么做好个人防护?
1.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2.中风险区居民“人不出区、错峰取物”,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严禁在区域范围内任何场所进行聚众打牌等聚集性活动。
3.进行核酸检测时,应服从安排,全程佩戴好口罩,严格保持1米及以上距离,并避免触碰外界环境。采集后立即戴好口罩,不在采集地点逗留。
4.收取快递或物资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并对外包装做预防性消毒,拆封后的外包装放入集中收集点。事后做好手卫生。
对于集中隔离人员,在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后,建议继续实行3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一般要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不得与非解除对象家人接触,原则上不外出活动。居家期间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解除对象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管理,每日报备所在社区,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若出现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即使十分轻微,也应立即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和隔离观察情况,便于及时诊断,不存侥幸心理。
福州疾控专家郑霄雁呼吁——
“处在高风险区的居家隔离人员和集中隔离人员要养蓄好身体、舒展好心态、调整好情绪,严格遵守各项隔离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做好各项隔离防控工作。”
“目前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当您接受医学观察‘静下来’‘停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早已‘动起来’‘跑起来’了。在这关键时刻,希望您能坚持!坚持!再坚持!”
“无数抗疫一线人员已多日不休,多日没有回到过自己温暖的家,正在倾尽全力筑起疫情防控的‘城墙’,希望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坚持到底,共同迎接胜利早日到来。”(记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