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成美国头号流行毒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3)
2023-03-14 来源:你乐谷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未出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据上海瑞金医院官方通报,为了评估调整疫情防护措施之后奥密克戎毒株在境内的传播模式,上述研究团队分析了当前境内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型种类。研究论文《初步分析我国2022年秋冬新冠疫情中奥密克戎亚型多样性与流行病学特征》(Primary assessment of the diversity of Omicron sublineages and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autumn/winter 2022 COVID-19 wave in Chinese mainland)发表在《Frontiers of Medicine》上。
研究人员对2022年秋冬期间上海公卫中心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的378例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369个高质量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这些病毒基因组中共包含GISAID数据库里记录的30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其中355个(95.95%)基因组序列集中在5个奥密克戎亚系,主要毒株包括已报道在北京和广州等地流行的BF.7和BA.5.2和近期欧美地区出现的BQ.1和XBB。结合感染者的旅行史和感染接触史,证明有北京或广州疫情接触史者分别主要携带BF.7和BA.5.2亚株;从海外入境上海的感染者主要携带BQ.1和XBB;而上海本地感染者中除了BA.5.2以外,还有多个奥密克戎亚株相对占比较高。这些结果中尚未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新冠病毒的突变和进化。来源:Daniele Focosi
BQ.1和XBB是目前欧美流行度最高的两个突变株家族。BQ.1是奥密克戎BA.5变异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其子系BQ.1.1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而作为两个奥密克戎BA.2后代突变株的重组体的XBB,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在出现后短短两周内就在新加坡成为主要流行株。二者在欧美广泛流行,上升趋势显著。BA.5.2和BF.7(BA.5.2.1.7的缩写)也均属于BA.5亚分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30日报道称,新加坡本地数据科学研究团队分析了GISAID数据库收集的中国新一波疫情期间的病毒基因组序列(来自北京、福建、广州、内蒙古和四川),并与数据库里的1440万个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和今年7月至12月在全球各地传播的已知毒株有着密切关系,表明中国至今并未出现新的新冠毒株。
澎湃科技记者获悉,此次上海研究团队测序的369个病例,目前无一例重症,有症状的发热病人,也未检查出任何血常规或炎症指标的异常。整体观察来看,BA.5.2和BQ.1症状相对更轻,BF.7的有症状比例略高。
12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接受央视采访时称,自12月1日至26日,全国已完成1142例病例的全基因组测序,提示BA5.2和BF.7占全国流行的绝对优势,两者合计超过80%,此外还有7个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在全国流行,这些亚型没有发现有特征性的基因组突变。同时,一共发现31个奥密克戎亚分支输入国内,其中也包括正在国外加速传播的BQ.1、XBB等亚分支。
“新毒株的致病力和其他毒株没有明显区别,目前暂没有发现BQ.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在12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许文波表示,近三个月以来,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其中9个省检出BQ.1及其亚分支,3个省检出XBB亚分支。他当时指出,BQ.1和XBB在国内尚未形成优势传播,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与目前的国内主流毒株BA.5.2和BF.7一起,加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最终可能形成一个共循环。
未出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据上海瑞金医院官方通报,为了评估调整疫情防护措施之后奥密克戎毒株在境内的传播模式,上述研究团队分析了当前境内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型种类。研究论文《初步分析我国2022年秋冬新冠疫情中奥密克戎亚型多样性与流行病学特征》(Primary assessment of the diversity of Omicron sublineages and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autumn/winter 2022 COVID-19 wave in Chinese mainland)发表在《Frontiers of Medicine》上。
研究人员对2022年秋冬期间上海公卫中心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的378例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369个高质量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这些病毒基因组中共包含GISAID数据库里记录的30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其中355个(95.95%)基因组序列集中在5个奥密克戎亚系,主要毒株包括已报道在北京和广州等地流行的BF.7和BA.5.2和近期欧美地区出现的BQ.1和XBB。结合感染者的旅行史和感染接触史,证明有北京或广州疫情接触史者分别主要携带BF.7和BA.5.2亚株;从海外入境上海的感染者主要携带BQ.1和XBB;而上海本地感染者中除了BA.5.2以外,还有多个奥密克戎亚株相对占比较高。这些结果中尚未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新冠病毒的突变和进化。来源:Daniele Focosi
BQ.1和XBB是目前欧美流行度最高的两个突变株家族。BQ.1是奥密克戎BA.5变异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其子系BQ.1.1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而作为两个奥密克戎BA.2后代突变株的重组体的XBB,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在出现后短短两周内就在新加坡成为主要流行株。二者在欧美广泛流行,上升趋势显著。BA.5.2和BF.7(BA.5.2.1.7的缩写)也均属于BA.5亚分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30日报道称,新加坡本地数据科学研究团队分析了GISAID数据库收集的中国新一波疫情期间的病毒基因组序列(来自北京、福建、广州、内蒙古和四川),并与数据库里的1440万个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和今年7月至12月在全球各地传播的已知毒株有着密切关系,表明中国至今并未出现新的新冠毒株。
澎湃科技记者获悉,此次上海研究团队测序的369个病例,目前无一例重症,有症状的发热病人,也未检查出任何血常规或炎症指标的异常。整体观察来看,BA.5.2和BQ.1症状相对更轻,BF.7的有症状比例略高。
12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接受央视采访时称,自12月1日至26日,全国已完成1142例病例的全基因组测序,提示BA5.2和BF.7占全国流行的绝对优势,两者合计超过80%,此外还有7个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在全国流行,这些亚型没有发现有特征性的基因组突变。同时,一共发现31个奥密克戎亚分支输入国内,其中也包括正在国外加速传播的BQ.1、XBB等亚分支。
“新毒株的致病力和其他毒株没有明显区别,目前暂没有发现BQ.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在12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许文波表示,近三个月以来,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其中9个省检出BQ.1及其亚分支,3个省检出XBB亚分支。他当时指出,BQ.1和XBB在国内尚未形成优势传播,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与目前的国内主流毒株BA.5.2和BF.7一起,加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最终可能形成一个共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