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企业主杨华:重回电影路
2024-01-21 来源:你乐谷
杨华演员、企业主,北京人,47岁。作为演员,他没有知名度。但是,在中年一辈的北京演艺圈子里,杨华算得上是个小有名气的顽主。他演过戏,做过买卖,后来置办了一条外景街,专供剧组拍电视剧。到今天,他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建起了一座摄影棚,当起了老板。
其实,当演员才是杨华最大的志向,而且出身北电表演系的他,确实有过成名成腕的机会,可惜年轻时就改了行:他学表演出身,进了全总话剧团,80年代初就开始参与过不少电影电视。
不过,当时的演员行当,机会少,收入少,在家里人的劝说下,杨华很快就改行,进了外资酒店当经理,而这在当年,算得上是收入高又体面的好差事。再到了经商热潮起来的90年代,跟很多人一样,杨华下了海,倒腾起了服装生意,买卖越做越大,长期供应俄罗斯、中亚市场,他甚至跟阿富汗塔利班组织都有业务往来。
然而演戏的瘾头一直浇不灭。开始只是零星客串,后来生意稳定以后,杨华干脆把业务交给别人打理,自己专心跟着剧组跑,乐此不疲。
后来,他给自己又找了另一个圆梦的形式。他先是在京南的亦庄,买了一块地。搭起了一条外景街,平时既可以用来搭景拍戏,还能供圈里人扎堆放松。因为热心肠爱张罗,杨华又在圈子里得了个“庄主”(“庄”指亦庄)的外号。后来外景街遇到政府拆迁,他很精明地要求换一块开发区的地皮,然后在其上搭起了两栋一套的颇有规模的摄影棚,能拍戏,也能做演播室、后期工坊、舞台剧排练场、影视公司办公室,业务一下子升级了好几个档次。
说起来,这是他的又一次改行,这两年,杨华的业务两头不耽误:一边是自己的摄影棚里,拍出了热播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而他本人则参演了高希希的大戏《毛泽东》,以及曾获金马最佳新导演奖的何蔚庭的新片《温水蛤蟆》,演戏也逐渐上了档次。
什么时候最爱看电影
特别爱看电影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82年到85年的时候,当时特别爱看。存上大学的时候我喜欢《人到中年》《血,总是热的》这些电影。我以前最欣赏的就是姜文演的《芙蓉镇》。
重回电影路
不管我干什么职业,出口也好,建厂房也好,我的心都离不开电影。我老想着碰到一个好的导演,一个好的剧本,重新走回电影这条路。
我周围的人都成功了,我感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尽管他们说你的事业和我们不一样,但我老觉得自己总在边缘。我周围的人,比如冯远征、张唏临,年轻的时候都是一起玩的,但我现存这么胖了,也不想减肥了。
剧组可能需要一个胖子,我就可以过去。我去了后不会给人掉链子。我现在演戏都不是为了挣钱,就是因为喜欢这个,之前的专业学的就是这个,只是我丢掉了,如果不是八十年代的社会大变革,没准我就坚持下来了,可能也就不会耽误了。
其实,当演员才是杨华最大的志向,而且出身北电表演系的他,确实有过成名成腕的机会,可惜年轻时就改了行:他学表演出身,进了全总话剧团,80年代初就开始参与过不少电影电视。
不过,当时的演员行当,机会少,收入少,在家里人的劝说下,杨华很快就改行,进了外资酒店当经理,而这在当年,算得上是收入高又体面的好差事。再到了经商热潮起来的90年代,跟很多人一样,杨华下了海,倒腾起了服装生意,买卖越做越大,长期供应俄罗斯、中亚市场,他甚至跟阿富汗塔利班组织都有业务往来。
然而演戏的瘾头一直浇不灭。开始只是零星客串,后来生意稳定以后,杨华干脆把业务交给别人打理,自己专心跟着剧组跑,乐此不疲。
后来,他给自己又找了另一个圆梦的形式。他先是在京南的亦庄,买了一块地。搭起了一条外景街,平时既可以用来搭景拍戏,还能供圈里人扎堆放松。因为热心肠爱张罗,杨华又在圈子里得了个“庄主”(“庄”指亦庄)的外号。后来外景街遇到政府拆迁,他很精明地要求换一块开发区的地皮,然后在其上搭起了两栋一套的颇有规模的摄影棚,能拍戏,也能做演播室、后期工坊、舞台剧排练场、影视公司办公室,业务一下子升级了好几个档次。
说起来,这是他的又一次改行,这两年,杨华的业务两头不耽误:一边是自己的摄影棚里,拍出了热播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而他本人则参演了高希希的大戏《毛泽东》,以及曾获金马最佳新导演奖的何蔚庭的新片《温水蛤蟆》,演戏也逐渐上了档次。
什么时候最爱看电影
特别爱看电影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82年到85年的时候,当时特别爱看。存上大学的时候我喜欢《人到中年》《血,总是热的》这些电影。我以前最欣赏的就是姜文演的《芙蓉镇》。
重回电影路
不管我干什么职业,出口也好,建厂房也好,我的心都离不开电影。我老想着碰到一个好的导演,一个好的剧本,重新走回电影这条路。
我周围的人都成功了,我感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尽管他们说你的事业和我们不一样,但我老觉得自己总在边缘。我周围的人,比如冯远征、张唏临,年轻的时候都是一起玩的,但我现存这么胖了,也不想减肥了。
剧组可能需要一个胖子,我就可以过去。我去了后不会给人掉链子。我现在演戏都不是为了挣钱,就是因为喜欢这个,之前的专业学的就是这个,只是我丢掉了,如果不是八十年代的社会大变革,没准我就坚持下来了,可能也就不会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