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味道,去想家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味蕾深处是故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记忆可能会模糊,但是植入味蕾中的味觉记忆,却总能轻易地让人穿越时空,回到儿时,想起家乡。
当我从小区电梯里看到这张名为《用味道,去想家》的广告画时,目光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
这幅画看不出画的是南方还是北方,但应该是所有人记忆中的家乡,记忆中的小时候。
画上有连绵起伏的远山,有遍地的庄稼和花儿,有小桥流水,有斗鸡的男孩,有踢毽子的女孩,有骑在牛背上的小妹妹和牵着牛的小哥哥。
画上还有家。家是一座低矮的土房子,木门上有春联,墙上有大大的“福”字。院子里的木架子上有晾晒的腊肉,还有一张朴素的木桌子,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桌子旁边有长条木凳。院子里还有一群鸡,正悠游自得地瞎转悠。
画上还有妈妈。妈妈穿着围裙,双手伸向后背,该不是正打算解开围裙的带子吧。也许,妈妈刚刚才冲着远方喊儿子和女儿回家吃饭——就是牵着牛的男孩和坐在牛背上的女孩。男孩的脚步急匆匆的,他扬起手,正在和妈妈打招呼。
画面右下角,是一片盛开的油菜花。毕竟,这是一幅广告画,宣传的是菜籽油,油菜花也应该是主角之一。
这幅画温馨的题材,温暖的色调,都能唤醒人的回忆,把人带回到遥远的过去,复古,怀旧,体现了“用味道,去想家”的主题。
可是,这幅画在我眼里总有点奇怪的感觉:打眼一看,很走心;仔细一打量,又有点经不起推敲。
首先,画中的妈妈太时髦了。
她穿的围裙不应该是只围在腰间的复古围裙吗?最好还是那种蓝布白花的粗布做成的,她的围裙怎么像是我们今天去超市买调味料时赠送的围裙呢?这有点不搭吧。
还有,妈妈居然穿着时兴的七分裤!七分裤不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吗?妈妈的裤子应该是长度到脚脖子那里的正常尺寸才对。
还有鞋子,虽是圆口的,但从妈妈的站姿上看起来真不像是平底鞋,起码是中跟鞋吧。妈妈脚上应该是自己做的布鞋,方口的也可以,脚面上系着鞋带更好。
总之,这个妈妈时髦得跟整个画面的风格格格不入。
其次,画中到底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新鲜的春联和“福”字,还有右边高高挂起来的装饰性鞭炮,还有院子里晾晒的腊肉,应该是过年前后的事。可是,画上明明已经是春天了,而且不是初春,而是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甚至时令已经到了初夏,因为孩子们的短裤短袖都上身了。再说了,时间过了那么久,春联不该还那般鲜亮吧。可若是初夏,油菜花却又是在初春开放的,逻辑上总觉得无法自洽。
还有,过去过年,家家户户买的不是真鞭炮吗?就是点起来噼里啪啦炸响的鞭炮,而不是那种装饰性的鞭炮,徒有鞭炮的模样,却没有鞭炮之实。这种鞭炮难道不是城里不允许放炮后才出现的吗?不就是聊以慰藉人们心中的怀旧情绪,捎带着烘托个气氛吗?画面上这样的农家院子,哪需要这种鞭炮?那绝对应该直接买回真鞭炮,噼里啪啦炸响才对。退一万步来说,农家也不会把装饰性的鞭炮挂在院子里吧,起码也应该装饰在屋里吧。
我天天坐电梯上下楼,天天都能至少两次看到这幅画,就忍不住瞎琢磨起来。也许,我们辽阔的国土上真有哪片地方就是画中这个模样呢,只是我少见多怪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记忆可能会模糊,但是植入味蕾中的味觉记忆,却总能轻易地让人穿越时空,回到儿时,想起家乡。
当我从小区电梯里看到这张名为《用味道,去想家》的广告画时,目光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
这幅画看不出画的是南方还是北方,但应该是所有人记忆中的家乡,记忆中的小时候。
画上有连绵起伏的远山,有遍地的庄稼和花儿,有小桥流水,有斗鸡的男孩,有踢毽子的女孩,有骑在牛背上的小妹妹和牵着牛的小哥哥。
画上还有家。家是一座低矮的土房子,木门上有春联,墙上有大大的“福”字。院子里的木架子上有晾晒的腊肉,还有一张朴素的木桌子,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桌子旁边有长条木凳。院子里还有一群鸡,正悠游自得地瞎转悠。
画上还有妈妈。妈妈穿着围裙,双手伸向后背,该不是正打算解开围裙的带子吧。也许,妈妈刚刚才冲着远方喊儿子和女儿回家吃饭——就是牵着牛的男孩和坐在牛背上的女孩。男孩的脚步急匆匆的,他扬起手,正在和妈妈打招呼。
画面右下角,是一片盛开的油菜花。毕竟,这是一幅广告画,宣传的是菜籽油,油菜花也应该是主角之一。
这幅画温馨的题材,温暖的色调,都能唤醒人的回忆,把人带回到遥远的过去,复古,怀旧,体现了“用味道,去想家”的主题。
可是,这幅画在我眼里总有点奇怪的感觉:打眼一看,很走心;仔细一打量,又有点经不起推敲。
首先,画中的妈妈太时髦了。
她穿的围裙不应该是只围在腰间的复古围裙吗?最好还是那种蓝布白花的粗布做成的,她的围裙怎么像是我们今天去超市买调味料时赠送的围裙呢?这有点不搭吧。
还有,妈妈居然穿着时兴的七分裤!七分裤不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吗?妈妈的裤子应该是长度到脚脖子那里的正常尺寸才对。
还有鞋子,虽是圆口的,但从妈妈的站姿上看起来真不像是平底鞋,起码是中跟鞋吧。妈妈脚上应该是自己做的布鞋,方口的也可以,脚面上系着鞋带更好。
总之,这个妈妈时髦得跟整个画面的风格格格不入。
其次,画中到底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新鲜的春联和“福”字,还有右边高高挂起来的装饰性鞭炮,还有院子里晾晒的腊肉,应该是过年前后的事。可是,画上明明已经是春天了,而且不是初春,而是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甚至时令已经到了初夏,因为孩子们的短裤短袖都上身了。再说了,时间过了那么久,春联不该还那般鲜亮吧。可若是初夏,油菜花却又是在初春开放的,逻辑上总觉得无法自洽。
还有,过去过年,家家户户买的不是真鞭炮吗?就是点起来噼里啪啦炸响的鞭炮,而不是那种装饰性的鞭炮,徒有鞭炮的模样,却没有鞭炮之实。这种鞭炮难道不是城里不允许放炮后才出现的吗?不就是聊以慰藉人们心中的怀旧情绪,捎带着烘托个气氛吗?画面上这样的农家院子,哪需要这种鞭炮?那绝对应该直接买回真鞭炮,噼里啪啦炸响才对。退一万步来说,农家也不会把装饰性的鞭炮挂在院子里吧,起码也应该装饰在屋里吧。
我天天坐电梯上下楼,天天都能至少两次看到这幅画,就忍不住瞎琢磨起来。也许,我们辽阔的国土上真有哪片地方就是画中这个模样呢,只是我少见多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