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一直保持好心情呢?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不抱怨,力争心平气和地接受一切既成事实。
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虽然很难做到,但人增加的不止是年龄,还有随着年龄不断增加的对生活的妥协度。以前动辄就火冒三丈,现在很多事情都能一笑了之了。我把这看成一种进步。
可是,这两天还是忍不住想发火,似乎穿越到年轻气盛的过去了。
先说课本吧。
五一前就千叮咛万嘱咐,说五一后开始学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记得带书。结果呢,6号是周四,上课前两个班除了上蹿下跳借来借去外,还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没带课本。还有几个也不知怎么听的,带了另一本选修教材。
我忍。再强调了一遍记着带教材。
周五没语文课。
到了周六,课前我又看到上蹿下跳借书的,我装着没看见,又忍了。
今天都10号了,还有一人没带书。我实在忍无可忍,让他后边站着去。
退一万步来说,课前你不得把课本拿出来放在桌上做好上课的准备吗?这个时候不就发现没带课本了吗?就可以到楼上借一本应应急,好歹也算稍稍用了点心吧。现在依然没书,那只能说明,课前不知道在干啥呢,心压根就没往上课方面想。
你说遇到这样的学生,你还能保证不生气?反正我做不到。
读书节学校布置了一篇征文,关于经典诵读方面的读后感。
结果呢?收上来一看,先不说内容怎么样,就说形式吧,俩班各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还是不知道这类文体怎么拟标题。高一一开始,就讲了这类文体的标题要一个主标一个副标,这是标配。后来又重复了好几次,当然也练过好几篇吧。可是,依然有那么多的学生还是只会用《读某某某有感》做标题,这得技穷到什么地步啊?
更过分的是,居然还有同学直接用《读后感》做题目,除了无语,你还有啥可说的?
再说上课吧。
下午上课,觉得互动还可以,个别开小差的还被点了名,也就集中注意力了。完成教学任务后,我布置了一个小作业,下去巡视,看到一个学生书上干净得像刚从书店买回来似的,我心下怀疑,就随便指着刚刚讲过的一个地方——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让他说说看。
结果呢,“接舆”就打住了,我等了半天,都没有反应。难道连念都不会念吗?课下的注释清楚明白,难道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而且这就是刚刚讲过的地方,那你来学校到底是干啥的?
我的火腾地冒了上来。我没法做到不生气。
晚辅导的铃声还没有完全落地,坐在教室后边靠门的学生拉开门拎着书包就跑了。别说我惊讶了,班里很多学生都发出了惊讶的喊声。
是的,我还从来没遇见过这种事情。
晚辅导的过程中,他就一会儿把门拉开个缝,然后又合上,反复了好几次。我心想可能教室太热了,想开门透透气。我还想拉来拉去干什么呢?干脆大开着得了。原来哪是嫌不透气,根本就是没在状态,整个心早都飞了。
再怎么着,也得我说了下课才能出教室吧。这难道不是起码的礼貌?这不用老师刻意教吧,自打上学,你不早就该熟悉这一切了吗?今天的举动未免太过分了。
当然,绝大多数学生还是知道下课让老师先走的,到了教室门口也会礼让一下的。今天也就是个个例,所以才让我吃了一惊。
也许他有什么急事,但再急的事也得打个招呼吧。再说我也没有拖堂啊。
说一件小确幸的事,冲冲愤怒。
下午开组会,担心会耽误晚辅导,我就提前做了布置。组会结束后,我进了教室,走到后边,周子淇马上把他坐着的凳子让给我。(此处忽略我推开门的瞬间,一眼看到还有玩魔方的。)
看《孔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坐在我旁边的周子淇对孔子的生平很熟悉,对孔门弟子也如数家珍,不像有些同学提起啥都不知道,苍白得让人发憷。
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虽然很难做到,但人增加的不止是年龄,还有随着年龄不断增加的对生活的妥协度。以前动辄就火冒三丈,现在很多事情都能一笑了之了。我把这看成一种进步。
可是,这两天还是忍不住想发火,似乎穿越到年轻气盛的过去了。
先说课本吧。
五一前就千叮咛万嘱咐,说五一后开始学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记得带书。结果呢,6号是周四,上课前两个班除了上蹿下跳借来借去外,还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没带课本。还有几个也不知怎么听的,带了另一本选修教材。
我忍。再强调了一遍记着带教材。
周五没语文课。
到了周六,课前我又看到上蹿下跳借书的,我装着没看见,又忍了。
今天都10号了,还有一人没带书。我实在忍无可忍,让他后边站着去。
退一万步来说,课前你不得把课本拿出来放在桌上做好上课的准备吗?这个时候不就发现没带课本了吗?就可以到楼上借一本应应急,好歹也算稍稍用了点心吧。现在依然没书,那只能说明,课前不知道在干啥呢,心压根就没往上课方面想。
你说遇到这样的学生,你还能保证不生气?反正我做不到。
读书节学校布置了一篇征文,关于经典诵读方面的读后感。
结果呢?收上来一看,先不说内容怎么样,就说形式吧,俩班各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还是不知道这类文体怎么拟标题。高一一开始,就讲了这类文体的标题要一个主标一个副标,这是标配。后来又重复了好几次,当然也练过好几篇吧。可是,依然有那么多的学生还是只会用《读某某某有感》做标题,这得技穷到什么地步啊?
更过分的是,居然还有同学直接用《读后感》做题目,除了无语,你还有啥可说的?
再说上课吧。
下午上课,觉得互动还可以,个别开小差的还被点了名,也就集中注意力了。完成教学任务后,我布置了一个小作业,下去巡视,看到一个学生书上干净得像刚从书店买回来似的,我心下怀疑,就随便指着刚刚讲过的一个地方——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让他说说看。
结果呢,“接舆”就打住了,我等了半天,都没有反应。难道连念都不会念吗?课下的注释清楚明白,难道还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而且这就是刚刚讲过的地方,那你来学校到底是干啥的?
我的火腾地冒了上来。我没法做到不生气。
晚辅导的铃声还没有完全落地,坐在教室后边靠门的学生拉开门拎着书包就跑了。别说我惊讶了,班里很多学生都发出了惊讶的喊声。
是的,我还从来没遇见过这种事情。
晚辅导的过程中,他就一会儿把门拉开个缝,然后又合上,反复了好几次。我心想可能教室太热了,想开门透透气。我还想拉来拉去干什么呢?干脆大开着得了。原来哪是嫌不透气,根本就是没在状态,整个心早都飞了。
再怎么着,也得我说了下课才能出教室吧。这难道不是起码的礼貌?这不用老师刻意教吧,自打上学,你不早就该熟悉这一切了吗?今天的举动未免太过分了。
当然,绝大多数学生还是知道下课让老师先走的,到了教室门口也会礼让一下的。今天也就是个个例,所以才让我吃了一惊。
也许他有什么急事,但再急的事也得打个招呼吧。再说我也没有拖堂啊。
说一件小确幸的事,冲冲愤怒。
下午开组会,担心会耽误晚辅导,我就提前做了布置。组会结束后,我进了教室,走到后边,周子淇马上把他坐着的凳子让给我。(此处忽略我推开门的瞬间,一眼看到还有玩魔方的。)
看《孔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坐在我旁边的周子淇对孔子的生平很熟悉,对孔门弟子也如数家珍,不像有些同学提起啥都不知道,苍白得让人发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