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钱和钱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一样的?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在训练营的课程中,学到了“心理账户”这个概念,这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泰勒提出来的,泰勒教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正是心理账户的存在,常常让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钱和钱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一样的?


泰勒教授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如果你打算去听一场演唱会,马上要出发的时候,发现你最近买的同等价值的某个物品丢了。那你还去不去听演唱会呢?大概率你会去。换一种情况下,同样是买了演唱会门票准备出发的你,发现你的门票居然弄丢了,那你还去不去呢?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了。
但回过头看这个例子,其实不管丢的是某个物品,还是门票,本质上,都是丢了同等价值的钱,为什么实验结果却截然不同呢。就是因为心理账户在起作用。在前一种情况中,心理账户里,票价仍然还是原价,丢的只是另一个账户里面的钱。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心理账户里,如果还去参加演唱会,那票价相当于翻倍了。那,那岂不是太贵了!!!
在探索这个概念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另一个有趣的例子。说的是如果一穷人扮演富豪给你交往,被你发现后直接绝交,你说对方不诚信;而如果一富豪扮演穷小子跟你交往,被你发现后,你反而更爱他,说他这是浪漫。其实就是预设的心理账户在作怪,其实上面提到的两件事,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前者是失去本该有的,心理账户缩水,而后者,是得到了意外惊喜,更满足了心理账户。
了解心理账户,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发,也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如果没有那么多期待的话,生活中处处都会是惊喜。而现实是,我们常常不快乐。正是因为心理账户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现实却不能满足期望值,所以才导致心理不平衡。平衡都达不到,何谈富足。
心理账户既然有这样的特性,那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怎样合理地运用它呢?让它为我们赋能,为我们服务。我想到的是,既然就是存在这么个心理账户的话,那我们完全可以多分几个不同的账户,例如面对同样的一笔花销,我们可能把它挪到另一个心理账户去安放,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就像今天上午发生的一件小事,我觉得就是一个很朴素的例子。上午带扑儿去公园跑步,小家伙一进公园就开始跟我商量,他说他跑不动,可不可以去淘气堡玩耍。我想着最多也就跑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这一个小时也和其他玩四五个小时的小朋友花一样的钱,太划不来了吧。但是转念又一想,划得来呀,太划得来了,这一个小时里,我可以畅快地跑步,扑儿也有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还有淘气堡老板负责看着保证安全,这太划得来了呀,相当于临时雇了一个人帮忙带娃啊。把这20块钱划到另一个心理账户之后,瞬间就变得不贵了。
这个花钱思路还可以延展到很多决策当中。看是否花了钱,对大家都好,达到了多赢的效果,那这个钱就花得超值了。
钱和钱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因为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我们才会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初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决策。比如在买化妆品、买衣服时几百几千眼睛都不眨,但是极有可能到了市场买菜,却又要跟老板砍砍价,似乎不砍个三毛五毛的,就吃大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