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乐谷
首页 > 图文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一则

2024-01-19 来源:你乐谷
在昨天早上听完了两个语文老师的《沁园春·长沙》一节课后,我又专门细致地熟读了教材,根据教材里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认真地在学校发的那个黑皮笔记本上写了教学设计。
今早大课间陪着高三文科班的学生跑步两圈后,我满怀期待地等着高一一班上课的开始。学生一边齐读全文,我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然后开始析题,并提问学生本篇课文的体裁,一下子出现了“诗歌”和“词”两种答案。我迅速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类文体的区别,然后学生们一下子似乎被问到了,教室里鸦雀无声,终于,一个叫胡恒溢的男生举手说到了一点,他认为“词”是“诗歌”的一种,“诗歌”包含了“词”。
确实,细数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一直我们都称中国是诗歌王国,诗歌从口耳相传到文人创作,它见证了历代文人的心酸苦楚与喜怒哀乐,也见证了中国的盛衰荣辱与民生民情。在全场安静而又期待的氛围中,我开始围绕“词”的起源、别称和不同角度的分类等常识,一边讲一边给学生写了很多板书内容。应该足足花了十余分钟的时间,而后进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时,发现课堂时间已经过半。
我重新聚焦课题,点名让一男生朗诵词作的上片,抛出了我的核心问题:“词的上片以写什么为主?细读上片的文字,说说你的感受。”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我直接点名学生回答我的问题,都说到了一个比较宏观概括的结论,描写了一副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
而后我开始板书“意象”和“意境”两词,简短的概念界定后,回到文本从意象入手,引导学生去分析上片里的那些意象名词,并把与意象名词相搭配的字词联系起来,需要学生通过这些意象名词或修饰词、搭配用词的关系体味作者精选字词的“炼字”艺术和表达效果。
叫了一位看着有点心不在焉的前排男生回答了问题,他的分析句句入理,鼓励肯定后我们回到了“作者是怎样写景”这一问题,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各种答案,我开始暗示引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后,学生在课本上写下了诸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等术语。
原本我想要继续补充,想要继续进行下一环节,下意识地想到应该已经下课了的,赶紧匆匆地留下了一个所谓“经典三问”的悬念,就宣布下课。然后看了时间,已经拖堂五分钟,下一节课的老师迅速进入教室开始往电脑上插U盘,而我倍感抱歉跟人家说不好意思,她说没事,开始出去接电话。
当我悻悻地为自己拖堂而心生不快,当我抱着几乎没有打开的书本走出教室,一个女生跟了上来,跟我证实“词”从字数上分类的具体数字这一细节。尽管我在课堂上说过不必太在意“小令”“中调”“长调”的划分字数,但我不是很确定的说出的那些数字,这位女生清楚地记得。因为她翻阅手头的工具书后,发现与我说的不一致,就追上我来询问。我特意问了她的名字,在班级名册上找到张渝婷做了标注,肯定鼓励了她的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有疑必问的精神,想要在明天早上的课上表扬她,同时更多地是想警示自己,课堂是一个严肃庄重地空间,我们做老师的,得为自己的每一个言行负责。
随之,我更加为自己这一堂课的表现而感到失望和懊恼。首先是课堂环节的把控没有预期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是原本可以像把“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交给学生自主去完成的“词的文学常识”这一课题,我却在课堂上占用时间来普及,还犯下了一个数字不准的知识性错误;第三是课堂气氛的调动没有实质措施,因为太多概念性知识的普及而硬生生让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最后是严重地拖堂,让下一节课提前到的老师在教室门外等了许久。
想要用于漪老师的话“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来为自己开脱,终究还是要真诚面对自己的疏忽与大意,有些问题是完完全全可以避免的,毕竟这么优秀的学生在我的课堂,我得去好好了解他们,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更何况那些知识性问题是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完成。我却在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与达成路径之时,为这突发的问题而纠缠不休,又再次地卖弄自己的“学问”,耽误了课堂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忘记了眼前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
特此谨记。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一则



猜你喜欢